中國女孩在澳洲開健身館,被當地人恐嚇,父親一句話破解

2024年06月03日 10:25

我以前是個「媽寶女」。高中之前,無論大小事情,媽媽都會安排好,我不能有意見,只能乖乖執行。

在香港的時候,天天兩點一線,一切都圍繞著學習,也沒發現什麼問題。可當我一個人留學時,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沒有做過什麼決定。

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又比香港落後很多,真的很難習慣。遇到小的不順心總是想找人傾訴,遇到大事情就只能哭,邊哭邊想辦法解決。

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學畢業,自己創業時,又遇到了可怕的事情。因為租房子問題,我被房東恐嚇,對方還說要把我送上法庭。

我不敢告訴家裡人,也不好意思總是和朋友傾訴,很害怕,也很孤獨。

還好這一切都挺過來了。如今,我已經不再是那個沒有主見的「媽寶女」,而是成為獨當一面的小老闆,掌管著三家公司。

(我在健身房)

01

我叫Yani,今年馬上30歲了,香港人。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嚴厲地管教下度過的。他們給我立了很多規矩,比如放學后不能在外面逗留,回到家必須跟媽媽彙報說:「我回來了。」

家裡有菲佣,每天會送我上學坐車。每天放學后,不是學習就是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即便是周末也一樣,每天只有學習。這樣生活一直持續到高一。

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了一個留學展覽。之前父母提過想送我出國讀書,就多留意了一下。剛好我看到的那所學校有高中,就決定出國留學。

辦理好手續,我踏上了去的飛機,開始了在澳洲的讀書生活。

在家裡,每天所有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是媽媽安排,她會做好每天的時間表,我必須跟著做,不能出錯。考試必須100分,不然會被罵。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到了澳洲我才意識到自己無法做決定。

遇事優柔寡斷,還會陷入瘋狂內耗中。小事情,就想著依賴別人,有大事情發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哭。邊干邊哭,卻從來沒想找父母,因為我知道和他們說了,肯定又要挨罵。

(畢業照)

高中畢業后,接著上了大學。我讀的是護理專業,需要去醫院實習。這一到醫院又遇到了很多問題。

語言是最大的難題。因為好多病人都是老人家,他們講話和年輕人不一樣,很多詞彙習慣用澳洲式俚語,我根本聽不懂。

而且在國內讀書的時候,學習方法跟澳洲不一樣,搞得實習也是舉步維艱。面對事情,不敢提出疑問,很多東西都不知道要學。反觀身邊的澳洲同學,他們都很勇於發問 ,也會自己找東西學,所以他們都學得很好。我呢?每次實習都很緊張,差點不及格。

02

終於熬到了畢業,但因為是留學生找工作非常難,很多人看到是留學簽證直接搖搖頭。本地畢業生可以直接進醫院工作,而我只能從診所開始,再到老人院,之後到偏遠地區的醫院工作。

當時來澳洲的時候已經覺得澳洲很落後,畢竟自己在香港長大,香港什麼都有,所以那時非常不適應。

後來發生了疫情,我當時在偏遠地區工作,每天只有上班下班,兩點一線,特別枯燥乏味。我就開始想:「難道這一輩子只能當護士了嗎?我不想這樣生活啊。」想著想著,想到了創業。

(穿禮服)

說到創業,我也有些耳濡目染。我家裡人一直在做生意,媽媽還是個女強人。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就是:女性也可以自由,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意。

當時,媽媽在我心中播下的種子發芽了,我想創業。

創業前,我特別情緒化,一件小事都會無限放大,總是需要跟朋友分享自己內心想法。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大家沒有義務替我分擔煩惱,我為什麼老是和別人吐苦水呢?想到這,突然就覺得很孤獨。

習慣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媽媽安排好,以為很多事情很快就可以被解決,但自己獨自生活后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自己一點都不獨立,思想也不夠成熟,又非常急躁,所以那段時間還很急躁。

(運動中)

創業做什麼呢?我很喜歡做普拉提,決定開一家普拉提工作室。

說干就干,我著手準備,先在網上找了一台普拉提器械,然後搜了好多普拉提課程,選了一家就開始上課。

這個是我第一次改變——想到就行動,以前從來沒有過,這件事成了我生命第一個轉折點。

普拉提課程畢業后,我就回到布里斯班,租了一個房子,開啟了創業生涯。

03

一開始很開心,也很順利,好多人支持。第一次在社群放廣告就來了300 個客人。當時每天一起床就工作,一天八節課,漸漸忙了起來,護士工作也就不做了。

(我的健身館)

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我是在開店半年後體會到的。很多客戶無法持續健身,老客戶漸漸不來了,只能找新客戶,就這樣客戶換了一批又一批。

我對自己產生了質疑,是不是自己沒做好,所以客戶才不能長期來鍛煉?

不過,後來慢慢想通了,人天生是有惰性,戰勝自己永遠都是第一關,堅持不下來很正常。而且客戶本來就是一期一期的,想通了之後,也就慢慢累積到了熟客。

再後來就是發展,我每天都在想:「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大做強?」這種永遠無法滿足的慾望讓我身心疲累。

客人一天一天變多,我也請了員工。因為心急,一口氣請了五個,卻因為自己優柔寡斷、內耗的性格,讓我跟員工產生了誤會。

(輔導顧客)

有的員工提要求,我害怕在別人心裏產生不好印象,就會滿口答應。但後來發現,我成了畫餅大師——開始樣樣都說好,但最後根本做不到。對這種境況,我內心有些苦惱和氣餒。

沒過多久,生意有所回落,我因房租的壓力又開始去上護士的班,搞得自己兩頭受累,非常辛苦。

可再苦再累,我還是想著擴大發展。而這件事成了我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

04

我找到一家還不錯的店面,就想著租下來。簽合同的時候,我發現合同不合理,就沒有簽。但房東是個律師,他仗著自己的法律專業開始找茬。

覺得我明明看好了,表示想要租,卻等合同做好了突然不租了,很生氣,於是開始恐嚇我,說要告我。還說上了法庭,他會讓法庭命令我執行合同。我當時很害怕,還一直收到莫名的恐嚇,很慌。

這件事情讓我內耗了很久,那段時間一直折磨自己,總是處於恐懼狀態中。明明沒簽字,卻每天活得提心弔膽,總是處於一種「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被告」的心境下。同時還要承受各種壓力,房租的壓力,生意的壓力。

朋友一問我,我就哭,根本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和爸爸)

直到有一天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他說了一句話讓我破防了,他說:「我給你錢,他敢告你,你把他往死里告!」 因為這句話,我突然有了底氣,不怕了。

這件事情讓我學會了一個道理:錢很重要,但無論發生什麼事,要勇敢面對,不要軟弱,該強硬時強硬,不情緒化,才是做老闆的基本條件。

也是這個契機,我想改變自己的狀態,就去看了心理醫生。他催眠了我,他說:「這個恐嚇你的人,讓你聯想到童年生活,一直處於不能犯錯,一有犯錯就開始慌,媽媽會責備。」所以我才一直在這樣的小事情里糾結。

心結打開了,後面生意就慢慢做起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沒有事情可以讓人一夜暴富,只能慢慢累積。我也學會了和自己和解,告訴自己:「有野心是好,但要學會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客人們在健身)

05

心態放平了,很多事情都特別順。後來我又開了一家清潔公司,請了清潔工,他們幫我把生意做大做強,還開了一家社區護理服務的公司。

現在,我有三家小公司,不過都是找員工幫忙打理,我自己參与財政管理和策劃。每天忙得腳不沾地,但我卻很開心,也很幸福。

護士的工作,我也沒有放棄,一直在咬牙堅持,因為我想多存點錢。

事業得到了不錯的收穫,與此同時,我的愛情也沒落下。

在澳洲,我和一個香港男生談過一次戀愛,但後來分手了。分手后還會偶爾聯繫,並不覺得尷尬。

我們是澳洲的高中朋友,一直保持良好的友誼,一起讀書,一起工作,一起成長,一起為對方加油。

(健身館活動)

三年前,我才發現他對我的關心已經像家人一樣。雖然我們分開后都找其他人談了戀愛,但失戀也會安慰對方。即便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分享,但遇到難受的情況,他會一直默默陪伴,陪我聊電話,包括開店的時候也無條件幫我裝修。

當時肺炎隔離期間,他還買了七天的食物,甚至精神食糧——遊戲、畫畫等工具放到我家門口,只是發了個消息「門口有東西」,就走了。

所有的事情,讓我產生了更深的好感。我們都覺得這樣的關係很珍貴,很怕錯過彼此,所以兩年前決定在一起了。

這次我們都奔著結婚去的,畢竟年紀也到了,目前正在籌備婚禮,很快就要結婚啦。

從最初柔弱的小姑娘,到現在的女老闆,我想和大家說:不要對自己太苛刻,要學會和自己和解。畢竟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一個人做完。女生應該為自己努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沒必要因為別人內耗自己。我們要忠於自己,才會活得開心。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真實人物的故事,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