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發!澳洲移民變天了!州擔保面臨廢除,移民打分制總分500!只要高薪高技能

今天,媒體集體刷屏!

從澳洲人到華人都期待的改革,終於迎來了眉目了…

眾所周知,一直實行大規模永久技術移民計劃,其中打分制移民簽證是主要組成部分(獨立技術移民)。

然而,24小時內澳洲發布了移民改革建議:

準備大改目前的打分制度!州擔保可能要被廢除,移民條件迎來大變天!

智庫建議大改打分制

Grattan Institute(GI)今天發布了對打分制改革的建議報告,這是我們看到的第一個公開的完整的打分制改革建議,一共有85頁。

Grattan Institute(GI)

了解具體內容前,我們先簡單說說GI這個機構。是澳洲最知名的幾大智庫之一,最主要是他們對於移民和簽證他們是專業的,對於分析數據和剖析現實提出質疑他們也是專業的。

一直以來,GI的移民改革建議都是基於大量數據和實況分析,尖銳地指出問題,所以一般來說他們提出的問題確實都是問題,而且絕對不僅是泛泛而談,其次就是他們的意見都是比較超前和激進,不考慮誰誰的面子也不考慮誰誰的利益,就按他們認為正確的來。

取消投資移民最初是他們提出的,僱主擔保改革他們也建議按照工資門檻給僱主擔保分等級,最近期的當屬留學畢業生的現狀分析,去年他們建議廢除485的各種延期政策(當時我們還說延期才剛出爐不久,不太可能迅速被取消,被打臉了…)」

了解了GI的調性后,我們再來看這份改革建議

一、建議大改打分制

二、建議廢除190州擔和偏遠地區州擔

建議打分制改革

問題大概有

-打分制並不完全按照分數來挑選,還有職業的限制(比如65分的三寶能獲邀,100分的會計不獲邀)

-申請人本身等EOI獲邀已經等很長時間的,簽證審理速度也很慢

-只有在三大職業列表的職業可以申請,一些高技能的職業無法通過打分制移民

-無法挑選預期能長期獲得高收入的申請人,比如澳洲學習、PY、偏遠地區

學習的加分

-輕視了英語水平、教育水平和配偶技能

用了15頁指出各種問題后,GI建議新的打分表,主旨思想是希望這樣選出來的移民可以獲得long-term success

實施日期——

建議是2026年7月1號。24-25財年依舊使用現在的打分表。(那25-26財年用什麼呢?說好的25-26財年開始的multi-year planning呢?)

分數要求——

入池分數是300分,這是基於能達到總分數的60%,才能入池

例如:一個單身的26歲,考到4個7的語言,有skill level1的2年工作經驗,現在能有一份75000澳幣薪資的工作,分數大致是315分。

保證獲邀的分數是400分

GI按照數據推算預計大概有5%的申請人能達到400分

例如:一個28歲有管理諮詢師本科學歷,考到語言四個8的語言,擁有skill level1的2年工作經驗,現在有一份12.5萬澳幣薪資的工作,能達到450分。

滿分為500分

可申請的職業——

在skill level 1-3的職業都可以申請。對比現在的三大列表,額外有200多個level 1的職業以及100個level 2的職業可以申請打分制。而且有高收入的技工類職業也有機會未來走打分制

與之關聯的,GI認為要改革職業評估制度。目前的繁瑣複雜,機構不僅負責職評還負責認證工作經驗。GI沒有就此提出細節,估計這部分單獨都能出一份報告了吧。

打分表調整——

新增澳洲高薪資工作加分:遞交前有一份至少年薪資超過7萬的level1-3的工作就能加分,最低能加到30分,薪資越高加分越多,封頂是超過12萬的工作加到90分。

如果是來自public sector或者有僱主擔保資格僱主的job offer,同樣可以按照薪資來加分。

GI認為說工作主要基於薪資來加分,而不是基於現在的時長來加分,可以有效地避免申請境內耗時間,減少永久臨時移民。

高收入工作僅限於澳洲境內的,是因為移民局很難verify海外的工作。

調整語言加分:達到雅思四個7分是45分,達到四個8或以上是90分,英語加分最高能佔總分的18%(現在是15%)

調整學歷加分:從C3到博士的加分從15分到60分不等;本科或以上的學歷如果來自全球前20的大學,額外加15分,不過GI說需要QS/THE/ARWU三大榜單平均的排名,目前沒有能達到平均前20….學歷加分最高能佔總分的12%(現在是15%)

調整年齡加分:GI的分析表明,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的年齡減少一歲,將使其對預算的貢獻提升增加約5%,所以他們細化了目前的打分表,21-29歲獲得最高的100分,之後每增加一歲減少5分,40歲后每增加一歲減少10歲,直到45歲是0分

調整工作經驗加分:

改為2年起步且有skill level的限制。level1的兩年澳洲/海外工作經驗,加到最高的50分,level 2的兩年加到15分。工作經驗能否加分用skill level來決定,而不是提名職業相關的才能加分。

設置2年的最低門檻並且不讓工作經驗加分逐年遞增是為了避免申請人在境內拖時間湊加分

調整配偶的加分:配偶的語言要至少達到四個7才能加40分,四個8或更高是60分,本科或以上學歷是30分,C3以上但沒到本科學歷能加15分。

也就是如果配偶有四個8加一個本科學歷,可以有90分。這樣配偶加分最高能佔總分的18%

GI解釋說不設置配偶的工作經驗加分是為了減少administrative burden…

單身也是90分,配偶最高也是90分,是因為這樣可以最大化打分制技術移民的skill level,避免打分制申請人帶上低技術的配偶。

調整CCL加分

能加到20分(佔總的4%),他們認為能多使用一門語言還是有用的呀

取消偏遠地區學習加分

偏遠地區學習並沒有幫助拿到PR,對鼓勵移民留在偏遠地區也沒什麼作用。

取消PY加分

485的兩年應該用來獲得工作經驗和考語言,而不是花錢去參加對就業沒什麼幫助的PY。

取消STEM加分

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職業在澳洲緊缺。而且有STEM學歷的大概率能走僱主擔保

取消澳洲學習加分

有澳洲學歷的人移民結果並沒有比在海外的具有類似學歷和經驗的其他移民表現更差

其他——

-加速審理打分制類別的簽證

把審理時間中位數調整為50天,這樣僱主也更願意給海外申請人job offer(關聯到澳洲高薪資工作加分)

-減少行政對打分制的干預

也就是所謂的按移民局需求去調控,一會發一萬個,一會半年都不發一次,這種干預很大程度造成打分制的不穩定

-取消職業配額的上限

不過這個現在已經名存實亡,多年前每個職業的配額主要用來調控熱門職業,但189整體衰落後,移民局現在也沒有公布所謂的配額,完全就是想發就發,不想發就算了

我們認為——

-作為一份建議報告,GI的意見有抓住了工黨政府的核心需求,奔向精英移民,不讓申請人為了移民在澳洲境內一拖再拖。變相也是給予更大的確定性,這也沒錯。

工作是最重要的,現在和未來的工作,高薪高技能的工作。不分什麼背景,人在哪裡,不管是什麼職業,年輕又能獲得澳洲高薪的skilled work就是他們認為最大化對澳洲的貢獻。

GI的報告說他們的打分制改革可以讓澳洲擁有更多的技術移民?更加好應該沒有什麼疑問,但真的有那麼多可以達到門檻要求的優秀留學畢業生,那麼多優秀的海外技術移民候選人嗎?之前有技術工作經驗,現在有7/9/10萬的薪資,且只是20-29歲?

二、建議廢除190州擔和偏遠地區州擔

州擔保現在才是打分制的主角,但是州擔保問題可太多了,在GI看來

-走州擔保的移民收入更低

走489/491的28%年收入僅有24000澳幣,190人群的收入比189的低6500澳幣。州擔保人群對比189的這種落後存在於所有年齡層和所有州。

-489/491持有者工資增長也明顯慢於189,2013-2020年,190持有者收入增速為8.6%,189為6.9%,491/489為4.4%

-通過州擔保的新移民能找到全職工作的比例也低於189和僱主擔保

-基於分數分析,走州擔保所需的分數更低,因此人群屬於less-skilled

-489/491限制持有者自由移動,阻礙他們找到更好的工作。持有者無法在本地找到合適的相關工作,但又不能去三大城市。

-高技術移民一般不會選擇489/491

– 2021年的數據顯示,50%的489/491持有者居住在偏遠地區的major cities(如等),這些地方實際並不「偏遠」,原本居住在真正偏遠地區的,最終很多都會搬到major?cities

-很少190/491/489持有者在essential的行業和職位工作

-對於政府來說,鼓勵偏遠地區州擔從而實現偏遠地區的發展,費錢費力

與之相反不同的是,偏遠地區僱主擔保494(之前的187)持有者的在就業市場的表現顯然高於489/491,他們也更大比例地留在原來的偏遠地區,GI認為核心原因是他們有一份工作的保障,有了工作就有各種connection。

所以GI認為應該廢除州擔保,給予189更多名額,這就可以確保澳洲用一套相對完整和統一的體系去挑選技術移民。偏遠地區僱主擔保可以保留,但要改革。

我們認為——

廢除州擔保的原因也是源於要精英移民,從各項數據來看,再用同樣用薪資和工作這兩個核心要求去衡量,拿到190/489/491的人不夠精英

但問題在於說

-州擔保的立意不就是給州政府挑選他們想要的人嗎?所以不同州擔才有不同的挑選規則(雖然也是給申請人帶來了不少麻煩)

-至於州擔持有人的貢獻,除了三大州,有人去多多少少就能帶去他們想要的貢獻

-所謂的skilled比較低,尤其偏遠地區491/489,但這條通道原本不就是用來給分數競爭力較低的申請人的嗎?用願意去偏遠換更低分獲邀的機會

-如果偏要對比,189這幾年邀請的多數是緊缺職業,上財年才破天荒邀請了會計/IT這些,就業結果自然是很好的,跟僱主擔保又怎麼能比呢?

-還有494/187有更好的就業結果和綁定的結果,那不也是簽證設置限制所決定的嗎?

總體來說,打分項的改革部分政府應該有較大可能性採納,或者在此基礎上修改,直接就廢除州擔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會有小修改,而且前提是494偏遠地區僱主擔保一定要改善,現在的設置實在過於雞肋,不然不會持續幾年,每年只分走了5000個左右的配額

聯邦政府計劃25-26財年就要實施multi-year的移民計劃,與GI 2026年7月1號的建議是有衝突的,所以這個打分制改革的實施日期大家也就是個一家之言的建議。

打分制改革無論怎麼改,什麼時候改,影響的都是等待獲邀的申請人。不會影響已經獲邀的、下籤的和等轉PR的。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紐星達教育移民,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