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懶人稅」你還在交嘛?這種稅,動動手指,幾分鐘就可省數千澳元,快來看看怎麼操作吧
在澳洲,很多人每年都在無意中多交了數千澳元,卻渾然不知。只因沒有用心去省錢,這筆錢就像是交給「懶惰」的稅款。
「懶人稅」是指人們為某項服務支付了超出應付金額的費用,比如保險、房貸利率、話費、房貸等。
但是,只要肯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貨比三家,換個更優惠的服務商,或者果斷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訂閱,這筆「懶人稅」就能重新回到人們的口袋。
悉尼理財達人Queenie Tan對這一策略深信不疑,並親身實踐,用它來省錢。
每年,她都會把自己的所有服務商過濾一遍,看看哪家最值得,如果發現目前的服務商不夠實惠,她就會打電話去爭取折扣。
大多數情況下,服務商都願意給她優惠,但有時,Queenie也會毅然決然地更換服務商。
「懶人稅」聽起來可能沒多少,但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保險、電費這些大頭,以及房貸利率、話費、網費等,更是「懶人稅」的重災區。
就拿房貸利率來說,假如你貸款50萬,利率6%,哪怕利率只上調1%,每月的利息就會多出312澳元,這筆錢悄悄流走,卻會在年終給你的財務報錶帶來不小的驚喜。
今年到目前為止,Queenie通過更換汽車保險公司,已經節省了600澳元。此外,她還換了電力供應商,改用分時計費,因為家裡有電動車,每月電費也省了100澳元左右。
至於省下的錢,Queenie有一半拿去享受生活,另一半則用來投資,讓錢生錢。
一些網友坦言,他們真希望自己早點知道「懶人稅」的存在。
一位網友表示,僅僅通過更換服務商或要求折扣,他們每年就設法節省了3200澳元。
「在交了太長時間的『懶人稅』后,我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換了兩輛車的保險、房屋和家庭財產保險、電力和互聯網,通過找到更好的選擇,我每年能省出大約3200澳元,」這位Reddit網友寫道。
「我把房貸利率降低了0.64%,這一切都只是利用午餐時間比較了一下價格,打了幾個電話就搞定了。」
另一位Reddit網友估計,通過更換套餐、取消訂閱以及使用Woolworths Rewards和Shopback等獎勵系統,他每年可以節省大約1020澳元。
其實,在工作中我們也常常交著「懶人稅」。比如,覺得跳槽麻煩,就安於現狀,不去找薪水更高的工作。殊不知,有時換份工作,比等著公司給你加薪更有效率。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微珀斯,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