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你可能會遇到這8種鄰居!倒霉到家了

2024年06月10日 12:08

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這對很多在打拚的華人來說,真的是感受頗深。

有一位好的鄰居,當遇到點麻煩時,甚至勝過於遠方親戚。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好運…這不剛沒多久的一家人就多次遇到鄰居孩子做的一些「奇葩」事,

男主人多次溝通無果,於是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到Reddit…沒想到這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能遇見一位好鄰居可太不容易了,近日,澳媒還總結了每個澳洲人都可能會遇到的8種鄰居,媽媽們快來看看自己遇到了幾個吧~

剛移民澳洲就遇上了「奇葩」鄰居,「他們簡直是挑戰我的極限…」

最近,一位爸爸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奇葩鄰居,並吐槽到,「我不想讓鄰居認為我不好相處,但是他們家孩子實在難以溝通,簡直是在挑戰我的極限…」

原來,這位爸爸和自己的妻子以及孩子們近日才搬到澳洲,和其他人一樣,他們在搬來之前已經查閱了大量資料來了解澳洲的風土人情,就是為了能更好地融入澳洲…

可誰知,剛搬過來幾天,他就遇見了一件「奇葩」事:隔壁鄰居孩子(已成年)應該是和朋友們一起在打籃球,結果不小心扔到了自己家裡,然後他們沒有打招呼就直接爬過柵欄來後院撿球了!

要知道,那可是自己家後院啊,這位爸爸認為這屬於私人空間了,鄰居過來是否應該打聲招呼呢?

「這正常嗎?我很生氣,因為我的理解是你應該敲門!」

可他又仔細一想,萬一這屬於是「」,自己會不會是「小題大做」了呢?

除此之外,他也不想讓對方感覺自己是一個「難以相處」的鄰居,於是選擇默默忍下沒有說什麼。

可誰知,鄰居家孩子越來越過分了…

就在接下來的幾周,他們又做了同樣的事情,並且,更離譜的是,孩子們經常「惡作劇」!

這位爸爸總是發現自家屋頂和前門被扔的到處都是水球,而且孩子們好幾次按完門鈴之後就跑走了…

一段時間之後,這家人是「身心俱疲」,而且這位爸爸發現,自己的妻子也開始害怕了,覺得自己在家裡沒有「安全感」,「他們的這行為讓我和我的家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我們都被「嚇壞了」,我妻子更是覺得一個人在家不安全,因為她非常害怕,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也試著和孩子們友好地交談,但都沒有效果,他們真的在挑戰我的極限…

現在我們一家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就把我的經歷分享到了Reddit,希望大家能給我出出主意,我這到底是屬於反應過度呢?還是應該做點什麼才能讓這種情況終結?」

(示意圖)

這位爸爸的帖子一出,立即引起了網友熱議,大家紛紛表示,他們一家這是遇上「奇葩鄰居」了:「扔水球、按門鈴就跑,這就是典型的惡作劇啊!」

「這不是特色,你只是遇上了一群不禮貌的小孩!」

「從小我爸媽就教育我不能隨便翻越別人家的柵欄,因為這很不禮貌,一定要按門鈴等別人允許…」

「不管是在哪裡,未經允許就翻越人家圍欄是侵犯隱私的行為,這是不正常的,他們就應該按門鈴之後得到主人的允許再把球撿回來。」

「幾年前我住的地方,我感覺受到了鄰居們的欺負,他們是成年人不是孩子,給我帶來巨大的壓力。為了避免情況進一步升級,我選擇搬走了。我現在的鄰居在我搬進來時向我熱情地打招呼,然後還互相十分尊重隱私,我很喜歡這樣。生命是短暫的,在選擇居住地時,你必須把快樂和安全感放在首位,如果因為他人而面臨壓力和不確定性,搬家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或許你可以直接和對方溝通,說清自己的情況,就比如你能理解孩子們這些行為是在玩耍,但你的妻子因為這些事情有些焦慮,希望他們在翻柵欄之前能提前打聲招呼…」

「養條大狗,這樣他們就不敢隨便翻到別人家裡了…」

也有網友表示,雖然這種行為有些不尊重,但是孩子們對鄰居惡作劇的行為在澳洲很常見:「完全能理解你的憤怒,不用害怕,孩子們就是這樣,直接和他們的父母談談。」

「有時候假期里孩子們會玩的比較瘋,我小時候就經常干這事,你可以和他們的家長談一談。」

「聽你的描述應該就是在玩耍,但確實越界了,讓你感到任何不舒服就應該制止他們,不然他們就會得寸進尺,去找他們的父母談一談!」

還有網友站在「撿球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遇到的「奇葩」事:「我那時候不小心把球拋到了鄰居家裡,多次按門鈴之後沒有人回應,我以為沒人就跳過籬笆打算把球撿回來,結果發現鄰居和他的妻子正在泳池中都沒有穿衣服…那一幕太尷尬了,我至今都不好意思再翻圍欄,我也無法忘記那一幕…」

「我小時候經常這麼做,這樣節省時間,而且你也不必打擾房主,我一直以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直到有一次我被狗咬了,我就再也不敢隨便翻柵欄了…」

(示意圖)

澳媒:這8種鄰居,你遇到了幾個?

除了這位爸爸一家的經歷,此前,澳媒還總結了每個澳洲人都可能會遇到的8種鄰居,媽媽們快來看看自己遇到了幾個吧~

1.投訴狂魔

有人亂倒垃圾,我投訴。

施工擾民,我投訴。

道路上出現一顆釘子,我投訴。

投訴狂魔可謂是已近到達了癲狂的狀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第一步就是先投訴。

而且他們態度堅決,不達目的不罷休。

他們的座右銘更是「如果這件事情不處理好,那麼我就去競選議會議員。」

雖然他們有時候的投訴讓人啼笑皆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有時卻也為社區解決了很多麻煩,大胆說出了很多人不敢、不好意思說的話。

2.澳洲Teenager

在澳洲,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聞風喪膽」的群體,被稱為澳洲的「五毒之首」,那就是目無法紀的Teenager!

他們大多是一群13~19歲的混不吝群體,打家劫舍,無惡不作。

人們經常告誡親朋好友,「防火防盜防teenager」。

甚至連澳媒也時常發出提醒,珍愛生命,遠離teenager!

如果你有一個無惡不作的teenager鄰居,那麼恭喜你中獎了。

有了他們,你可能會三更半夜被帶勁的音樂吵醒,自家院子里經常有他扔過來的煙頭、酒瓶,整條街都能聽到的汽車馬達聲…

3.絕命毒師

20多歲,留著鬍子,喜歡穿著衛衣並時時戴著帽子,家裡的百葉窗也是常年拉著。

平時神出鬼沒,從來不與周圍鄰居來往。

遇上有人敲門,他們也表現地異常緊張。

而且後院雜草叢生,家裡的水管總是源源不斷地在流淌,可謂是處處透露著詭異。

鄰居們經常猜測他是不是在家制毒,一旦發現有這類新聞報道,就會想到是不是自己的鄰居。

然而殊不知,他僅僅只是宅+社恐而已。

4.小貼紙小能手

「你好,請不要將車停在我家的門前好嗎?」

「你好,請問周六下午能小聲點嗎?」

「你好,請問能在遛狗時記得栓繩嗎?」

這位鄰居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寫小紙條,雖說有時候會心煩一丁點小事也要寫個小紙條,但是時不時收到鄰居的問候,心裏還有點小期待呢,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這次上面又寫了什麼。

5.囤積癖

雖然說聖誕節已經過去了快三個月,但是鄰居家的聖誕樹卻仍傲然挺立在他家門口。

這並不奇怪,因為他家門口常年都堆積著亂七八糟的東西,破舊的傢具、兒童玩具、盆栽綠植…

而且他們從來不清理,這座「大山」彷彿是他們的守門神。

6.歷史見證者

相信每一位社區都有著這樣一位大媽,她對這條街可謂是十分了解。

誰家夫妻吵架了,誰家孩子有出息了,誰家犯事被抓了,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甚至是90年代發生的洪水,80年代發生的火災,她也能繪聲繪色地道來。

雖然不知道她說的是真是假,但是其掌握的信息量絕對讓你三天三夜都聽不完。

7.垃圾桶強盜

收垃圾日的前一晚,正當你想要扔掉家裡的幾個空瓶子時。

卻發現自家垃圾桶里堆滿了陌生的垃圾,破舊的微波爐、爛菜葉子、修剪的樹枝…

是的,這是鄰居又把他家的垃圾扔了進來。

這時你看著無處安放的空瓶子,內心真的是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

然而更加令人生氣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是誰扔的,你總不能和他一樣把空瓶子扔到別人的垃圾桶。

8.沉默的隱形人

還有一些「神秘鄰居」,雖然住的很近,但是十幾年來,你們從未見過面。

直到火災緊急疏散或者快遞小哥送錯郵件時,你才發現還有這樣一位鄰居。

這時你們會忍不住詢問對方是不是剛搬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大家都在這裏住了十幾二十年了。

鄰居多了,什麼奇葩都有,雖然有時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鄰居,但是在澳洲,大部分鄰居還是很善良友好的。

比如,在疫情期間,一位媽媽就將自己的口罩分享給了鄰居。

隨後,她收到了一大波鄰居的感謝,有人為她送來了鮮花、有人把新鮮的蔬菜水果放在她家門口、還有人主動為她家門口的草坪割草…

此前,一住宅突發火災,一位鄰居不顧危險衝進熊熊大火中,把生命垂危的84歲老人成功救出。

一位88歲的老爺爺在路上被歹徒襲擊后,鄰居們自願成立了一個俱樂部陪伴老人散步,以確保他以後不會再遇到危險。

83歲的老人Barbara Murphy由於常年受鄰居照顧,甚至將自己的全部遺產留給了這對夫婦作為報答,據悉遺產包括當時價值數千萬的海濱豪宅。

這些鄰居之間的互動,看完后真的是令人倍感溫暖。

能成為鄰居就是一種緣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善舉而拉近。

希望這位爸爸在和鄰居家長溝通之後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此外,媽媽們在生活中遇到了怎樣的鄰居,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喲~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媽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