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直視!紐西蘭有人撿路邊死動物,不用花錢,回家燒菜吃!這類視頻開始走紅……

2024年06月12日 15:46

許多人在玩,都會經常看到一個景象:路上躺著被車撞死的小動物,通常都是負鼠、白鼬、野兔這類野生小動物。

小動物們喜歡夜晚活動,去白天被曬熱的柏油路上取暖,或到道路的另外一邊覓食。

結果遭遇致命車禍,英文單詞叫「roadkill」——這些動物也叫路殺動物。

本來應該扔在路上天葬,但卻有一個紐西蘭小哥,撿回家當菜燒。

還拍了視頻上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01、路邊撿負鼠 回家「古法烹制」

在這段視頻中,小哥開車看到路邊有一隻被撞死的小動物,就下去查看。

檢查一番后,發現是只母的負鼠(學名:刷尾負鼠,紐西蘭常見)。「不是特別肥,但很完整」,就直接扔進皮卡的后廂。

光有肉不行啊,還要有菜來配。小哥把車開到一個河邊的林子里。

在那裡,他採集了Kiokio

——一種紐西蘭的蕨類植物,專挑嫩的薅:

采了Mamaku (紐西蘭馬馬庫黑蕨)中間最嫩的嫩芽:

采了Kawakawa(一種紐西蘭灌木)的葉子和果實,準備用葉子調味,果實做醬:

采了蘆根:

采了Harakeke(紐西蘭亞麻)的種子莢:

在回家的路上,再次看到路上有死的負鼠。

小哥二話不說,再次下車撿上車。

太爽了,才一會就撿到2隻,小哥難掩興奮心情,「今晚就燒了吃」。

回家之後,小哥評估了一下,認為左邊的這隻負鼠更加年幼,肉也更嫩一些,決定先吃這隻。

而且,他要用毛利「古法」進行烹飪。

02、傳統生存技能 「永遠餓不死」

原來,這位小哥名叫Shay,居住在紐西蘭北島豐盛灣,是一位「叢林達人」。

他現在當上了博主,介紹紐西蘭的叢林法則,其中包括許多以前毛利人的生存之道。

他想表達的核心理念是:紐西蘭到處都是寶,只要你有足夠的傳統知識,在這裏永遠不會餓死。

不過,他接下來做的對大多數城裡的居民來說,確實有點重口味……

他熟練地把撿來的負鼠剝皮:

處理乾淨后,很像一碗老鼠肉:

然後放到紐西蘭最最普通的BBQ爐子上燒烤:

燒烤到半熟之後,放到鍋里,用剛才採集的野菜調味,

再加入一些切碎的洋蔥,

這樣的野生動物,小哥要用燜鍋燜好幾個小時。

最終,檢驗成果的時候來了:

竟然感覺也不是那麼噁心了:

最後配上采來的野菜當色拉,賣相感覺比餐館里四五十刀一份的也不差:

03、物價上漲 野外生存視頻走紅

這位小哥大大方方地展示,然而,雖然他是抱著宣傳野外生存知識的目的,仍然引起了爭議。網友看法兩極。

現在,在紐西蘭吃「路殺」小動物的,並不是只有小哥一個。

媒體去年報道,因為物價上漲很快,紐西蘭這種野外生存技能的視頻又開始火了。

報道說,在澳大利亞,負鼠是受保護物種,未經許可捕獵屬於非法。

但在紐西蘭,它們是入侵物種,不受限制,可以格殺勿論。

報道中講述了另外一位紐西蘭男子,名叫Owen Robertson,是紐西蘭北地人。

這名男子在去年毛利新年Matariki期間,為家人做了一到過節大餐:負鼠黃油「雞」。

眾所周知,butter chicken是紐西蘭的一道常見菜。

而Owen Robertson用負鼠代替了其中的雞肉。

這段視頻後來走紅網路。

這位老兄表示,這頓飯每人成本僅幾分錢。

Robertson說,最初是因為便宜才去做,但由於味道不錯,他還會再做。

「相比超市的肉,我更願意吃負鼠,不僅因為價格,還因為它比加工食品美味得多。」

他說,他喜歡慢燉、烘烤或熱熏負鼠肉,搭配燒烤醬享用。

他的這一做法在紐西蘭社交媒體上產生爭議。

一位女士表示,寧可挨餓,也不會吃「不要錢的負鼠」。

但也有紐西蘭人認為這是「美味佳肴」,一些人甚至分享了食譜。

然而,還有不少網友認為,吃紐西蘭的野外死負鼠,「太危險!不能吃……」

04、食品安全局:有嚴重安全隱患

有網友指出,紐西蘭路邊死的小動物,你不能完全肯定到底是被車撞死的,還是被毒死的。

在紐西蘭,1080毒餌被廣泛應用,專用於對付破壞種植業的老鼠、白鼬和負鼠,阻止它們大規模繁殖。

紐西蘭政府會在需要清理有害物種的地區投放1080毒餌。

2017年,紐西蘭一家人誤食打獵得來的有毒野豬肉,生命垂危。

這家人吃了打獵帶回的野豬肉后,出現了食物中毒癥狀,醫護人員趕到時,三人均已失去意識,陷入昏迷狀態。

後來命雖然保住了,但是還有後遺症。

推測最可能的原因就是1080毒餌,原因可能是野豬吃了已經中毒死亡的負鼠。

而在上一段小哥吃「路殺動物」的視頻中,小哥的也在吃負鼠肉:

不過在視頻的最後,小哥加了一段免責聲明:

然而,紐西蘭食品安全部門曾經警告,食用任何獵捕動物,包括負鼠,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這些風險包括動物外傷或內臟被刺破導致的細菌感染,以及動物吃過毒餌引發的化學污染。

食品安全部門還警告,在紐西蘭,負鼠是結核病(TB)的傳播媒介,其他動物如牛也可能攜帶這種病毒。

「即使使負鼠看上去很健康,也可能已經感染,而且感染並非總能通過視覺識別。」

05、如何平衡「吃野味」和保證安全

在紐西蘭,負鼠肉通常都拿去做寵物食品,不會進入超市。

但是,人天生就是狩獵的動物,這一點怎麼平衡呢?

紐西蘭食品安全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Phil Bremer表示,愛吃野味的,肯定會風險更高,因為不像從肉店或超市購買的肉類那樣受到監管。

「如果你打獵,確保獵物的肉可以安全食用是你的責任。」他說。

如果你堅持吃野味,Bremer先生建議將肉加熱至內部溫度超過72攝氏度,持續至少兩分鐘,這樣應該能殺死細菌。

他還提醒獵人處理生肉時要採取預防措施。

他補充道,「食用路殺動物是不明智的,因為死亡動物體內的細菌會迅速繁殖,併產生有毒物質,即使煮熟也無法消除。」

看完紐西蘭的這些故事,你是覺得這個東西更容易下咽了,還是依然感到是老鼠?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發現紐西蘭,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