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醫學重磅突破! 手機一掃, 就能識別中風先兆! 準確率超80%

2024年06月19日 19:34

//前言//

寒冷季節血液不通暢,

導致中風越來越容易發生。

這種病的治療越早越好,

晚幾分鐘可能就會影響療效。

現在,只需要一部智能,就能幫助及時識別早期中風!

#01:

醫學又一重大突破

手機一掃發現早期中風

中風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在,中風是導致死亡和永久性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約有5% 的死亡是由中風引起的,而中風每年給澳大利亞的醫療保健系統造成62 億的損失。

一旦發病並且沒有及時識別的話,耽誤幾分鐘的就會導致腦細胞的永久性損傷。有時因為耽誤治療,可能會發生癱瘓,嚴重的甚至死亡!

但是如果能夠早發現早治療的話,大部分中風的預後效果都是很好的。

澳洲小伙Joel Daniels在2022年就經歷了這樣的事。

一開始,他只是感受到左臂有些無力,但他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圖片來源:9news

後來,幸虧他的妹妹Hannah是一名護士,她發現了Daniels左臉已經開始下垂了,立刻識別到這是中風。

來到醫院檢查,他的大腦已經在緩慢出血,不過幸虧發現得早,一切都還是可控的。

Daniels是幸運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醫生,對於這樣的家庭又該怎麼辦呢?

研究人員選擇訓練人工智慧,來完成這件事情!

現在澳洲有一項新的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家中自行識別中風,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機!

圖片來源:sciencedirect

皇家理工大學開發了一種中風掃描功能,旨在快速檢測潛在的中風。

最近,這項研究成果被發布在了《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上。

操作方法非常簡單,根據RMIT大學發布的一則演示視頻,操作者只需要在手機上打開程序,對準面部進行掃描。

幾秒鐘內,手機上就會出現初步診斷。

圖片來源:rmit

這樣一來,日常在家裡,人們就可以自行進行中風篩查,早預防早治療,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

這種能夠識別中風的新型人工智慧使用了面部表情識別功能,根據面部動作編碼系統 (FACS)分析面部對稱性和特定的肌肉運動來檢測中風。

面部動作編碼系統 (FACS) 最初開發於 1970 年代,通過面部肌肉的收縮或放鬆對面部運動進行分類,為分析面部表情提供了詳細的框架。

圖片來源:rmit

「影響中風患者的一個關鍵參數是他們的面部肌肉通常會變得單側化,因此臉部一側的表現與另一側不同。」

所以通過人工智慧和圖像處理工具,可以檢測微笑的不對稱性是否有任何變化,以此作為中風的判斷依據,這也是這項技術的關鍵。

#02:

檢測準確率高達82%,

微妙跡象人類無法識別

雖然掃描技術仍處於測試的早期開發階段,但到目前為止,它檢測中風的準確率已經高達82%!

圖片來源:RMIT

在對這項技術的介紹中,研究人員指出,它不會取代全面的中風臨床診斷測試,但可以幫助更快地識別需要治療的人。這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保障了。

大學負責這項研究的Dinesh Kumar教授表示,

「中風的早期發現至關重要,因為及時治療可以顯著提高康復結果,降低長期殘疾的風險,並挽救生命。但是人們通常無法識別早期微妙的跡象。」

但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一些微小的表情變化很難識別或者聯想到疾病。

中風的癥狀包括思維混亂、部分或完全失去運動控制、言語障礙和面部表情減少。

圖片來源:fcneurology

但Kumar指出,研究表明,急診室和社區醫院漏診了近 13% 的中風病例,而沒有進行神經系統檢查記錄的患者中有 65% 是未確診的中風患者。

「在較小的地區中心,這一比率甚至可能更高。鑒於許多中風發生在家中,且初期護理通常由急救人員在非理想條件下提供,因此迫切需要實時、用戶友好的診斷工具。」

後續該團隊也在計劃與醫療保健提供者合作,將這項技術開發成應用程序,這樣人們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並且可以應用到其他與面部表情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篩查中。

不得不說,隨著近年來AI的興起,這是澳洲利用AI在醫療上的又一實用且重大的突破!

#03:

AI廣泛應用醫學領域

捕捉面部運動進行檢測

事實上,AI技術早就已經逐步滲透到醫學領域,為醫學發展以及醫療方面的創新帶來新變化。

除了文章提到的使用掃描和表情分析技術幫助識別早期中風,AI技術還可以與現代醫療技術上X射線、CT掃描等儀器可以與相配合,清晰準確地判斷出所存在的疾病位置。

例如,Google的DeepMind團隊開發的AI系統可以在乳腺癌篩查中提供與人類放射科醫生相媲美的診斷結果。谷歌的DeepMind還開發了一種AI系統,可以分析眼部掃描圖像,診斷50多種眼疾。

圖片來源:dimins

除此之外,AI在數據分析方面也能幫上大忙。

比如AI技術使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處理病理圖像,提取病理的特徵,以此來幫助醫生更準確地判斷組織病變;

通過整合和分析患者的臨床數據,AI可以幫助醫生預測患者的病情發展趨勢,提前採取干預措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具體案例包括Epic Systems和Cerner等EHR供應商已經開始集成AI工具,用於預測住院風險和急性病發作。

還有PathAI的技術可以幫助病理學家更準確地確定癌症的類型和階段,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療計劃。

圖片來源:serenai

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AI已經在醫學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未來醫學領域一定會有更多的發展和變化,智能醫療也勢必將成為大趨勢之一。

最後

對於像中風一樣迫切需要早識別早治療的疾病來說,這樣的技術真的是所有人的福音。

不知道這項系統什麼時候能夠正式上線,並且普及到千家萬戶。

希望相關應用程序儘快面世,也希望AI技術在不斷發展中,經過更多的研究和改進,增加其準確性和可靠性,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智能醫療服務。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微報,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