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阿爾巴尼斯政府歡迎了中國總理李強對澳大利亞的訪問,在澳期間,李總理訪問了阿德萊德、堪培拉和珀斯。
這是在政府採取耐心而審慎的方式穩定對華關係之後,中國總理七年來首次訪問澳大利亞。
在經歷了多年困難之後,重啟與中國的對話對阿爾巴尼斯政府而言十分重要。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對話是我們國際交往的核心。我們知道,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繁榮和解決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等全球性挑戰至關重要。
我們的努力已經為澳大利亞人民帶來了成效。去年,澳中雙向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3270億澳元,佔澳大利亞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的27%。
這比2015年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生效時的雙向貿易額增長了一倍多。
阿爾巴尼斯政府與中國的談判推動了一系列澳大利亞出口產品重新進入中國市場,使澳大利亞出口企業和中國消費者都受益。
我們還歡迎了中國遊客和留學生重返澳大利亞。
李總理宣布中國將為澳大利亞人實行15天的免簽政策。這將受到澳大利亞社會中許多在中國有親朋好友和商務聯繫的人的歡迎。
我曾多次說道: 澳大利亞希望儘可能與中國開展合作,在必要時堅持異見,同時從國家利益出發開展交往。這次訪問印證了這一點。
因此,在李總理訪澳期間,澳中兩國就共同關心的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包括經貿問題、食品安全、教育、氣候變化、旅遊和文化。
我們還力促解除餘下有關龍蝦和紅肉的(貿易)障礙。
我們在一系列其他問題上仍存在分歧,包括人權、外國干涉、不安全的軍事互動以及有關的領事案件。
一個更加穩定的澳中關係並不能消除這些分歧,但卻有助於我們應對這些分歧。
正如阿爾巴尼斯總理所說,我們不能讓這些分歧定義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但我們也不能對這些分歧保持沉默。
李總理在訪問期間有機會聽取了澳大利亞各界人士的意見,這對於一個重視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來說至關重要。
他還親身感受到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社會的活力與多樣性。
自從擔任外交部長以來,我一直強調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特性是國家自豪感的源泉,也是澳大利亞力量的源泉。
我談到,澳大利亞擁有地球上最古老並連續不斷的文化,而現在也是來自 300 多個不同社群背景人民的家園。
當澳大利亞人放眼世界時,我們看到的是自己,就像世界也從我們當中看到他們自己。
澳大利亞有一半人口出生在海外,或父母一方出生在海外。
超過 100 萬澳大利亞人認為自己擁有華人血統。
包括我在內。
有些人的祖先可以追溯至數代以前的澳大利亞淘金熱時期,甚至更早。他們來自地區各地,有的來自四川和廣東,有的來自香港和台灣,還有的像我父親一樣來自東南亞。
有些人是辛勤工作、敢於冒險的移民後代,他們為了給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而背井離鄉。
有些是新移民,他們被澳大利亞的生活方式、繁榮和機遇以及熱情好客的多元文化社會所吸引。
澳大利亞華裔社群使我們國家更強大,我們為他們對社會和平繁榮所做的貢獻感到驕傲。
在今年年初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中,我想起了在馬來西亞度過的童年,想起了那時看到的街頭舞獅和鞭炮。
看到澳大利亞在2024年以同樣的方式慶祝農曆新年,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我們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
我的父母結婚時,白澳政策還在實施。而我們今天在全國各地頌揚華裔澳大利亞人社群的方式,在當時是無法想象的。
我們也認識到,與中國雙邊關係中的困難對華裔澳大利亞社群的影響尤為嚴重。
澳大利亞各行各業的領袖都必須始終努力促進包容、接納和尊重不同立場——這將使我們更強大。
澳大利亞社會與中國還有許多其他聯繫,兩國人民之間建立的長期友誼是雙邊關係的基礎。
上個月,我有幸觀看了備受喜愛的澳大利亞國家女子足球隊(Matildas,音譯瑪蒂爾達,也稱行囊女孩)與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的比賽,而彼時正是澳大利亞籍教練安特·米利西奇(Ante Milicic)執教中國鏗鏘玫瑰的首秀。
學生和遊客、文化和體育交流等聯繫豐富了我們兩個國家。
穩定的中澳關係沒有固定的模式。在我看來,李總理的訪問是朝著積極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阿爾巴尼斯政府始終努力推進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
*以上內容由澳洲小龍蝦綜合整理報道,素材來源於網路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路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