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孩子的照護者,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照顧我們,同時也是下一代的教育者。
但澳洲房地產委員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一線工作者是最難在昆州生存的人群之一。
Beyond Reach報告發現,對於昆州東南部地區的必要工作者來說,經濟適用房(住房成本相當於收入的30%或更低)「幾乎不復存在」。
該組織昆州執行董事凱爾(Jess Caire)表示,「對於平均總收入為15萬澳元的雙收入家庭來說,購買現有房產對他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買地建房也是類似的情況,它們同樣是『無法負擔的』。」
根據報告,一名平均年薪62,407澳元的全職幼托工作者需要將收入的40%至65%用於租住獨立屋,單元房租金則需要花掉收入30%至55%。
對於一名平均年薪為95,747澳元的全職公務員來說,租住獨立屋需要花掉收入的30%至50%,單元房的這一比例為20%至40%。
雙收入家庭的房租可負擔性更高,但由於全昆州的空置率為1%,凱爾表示,一線工作者在住什麼樣的房子和住在哪裡方面幾乎沒有選擇。
上個月的預算包括為全昆州2600個新的護士和助產士職位招聘提供資金,但昆州護士和助產士工會表示,如果沒有負擔得起的住房,這個目標將很難實現。
「這項承諾必須輔以詳細的勞動力計劃,概述政府打算如何招聘、留住和尊重我們的護士和助產士。」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必須包括在需要的地方提供安全和負擔得起的住房。」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悉尼大學的城市規劃師和政策分析師蘭(Nicole Gurran)教授認為,使用「可能不會被划為住房的」土地可能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她說,「如果它與滿足勞動力需求有關,你可以在那裡建造住宅,這樣可以降低提供住房的成本。由政府管理和提供的關鍵員工的產權共享計劃也是理想方案。」
凱爾呼籲下一屆昆州政府就稅收制度對新房交付的影響進行調查。
房產委員會的報告稱,新房成本的30%以上由稅費組成。
畢馬威(KPMG)首席經濟學家萊恩(Brendan Rynne)也認為,房產稅制度需要重新評估。但他指出,減少或取消新建房屋的稅收不太可能導致房屋總成本發生巨大變化。「現有房屋的成本基礎中已經包含了這個成本……絕大多數住宿都是庫存房產。」
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昆州州長邁爾斯(Steven Miles)表示,政府對一線工作者面臨的住房壓力一直很擔憂。「我們確實需要必要工作者能夠住在離工作地點更近的地方,以便養家糊口。」
他還指出,政府正在採取行動,將負擔能力要求納入規劃方案,投資于經濟適用房項目。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