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然將撤出澳洲!澳洲不是奶業大國嗎!但為什麼奶農這麼慘

2024年06月30日 12:26

人熟悉和喜愛的Western Star butter、Perfect Italiano、Mainland和Bega cheese等品牌即將面臨重組。

擁有這些品牌的紐西蘭乳製品加工巨頭Fonterra()宣布將退出澳洲市場,出售這些零售品牌和八個製造設施,專註于其食品服務和酒店業務。

恆天然撤出澳洲的消息對業內人士來說並不意外。

維州乳農協會主席、第四代乳農Mark Billing表示:「恆天然過去兩年一直在討論可能出售澳洲業務。如果我是恆天然的供應商,我會擔心公司的未來以及我所供應的牛奶池的前景。」

過去二十年,澳洲乳業不斷整合和萎縮,本地加工商難以維持盈利和全球競爭力,導致更便宜的進口黃油和乳酪湧入市場。

恆天然在2005年全面收購了農民合作社Bonlac Foods,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其他農民合作社也被大型企業收購,如Dairy Farmers、Warrnambool Cheese & Butter(Cheer、Cracker Barrel cheddar)和Tatura Milk。如今,澳洲乳業由Bega、Saputo、恆天然和Lactalis四大巨頭主導,佔據了全國80%以上的牛奶加工量。

Fonterra chief executive Miles Hurrell

對於許多乳農來說,恆天然的退出消息是喜憂參半。

2016年,Murray Goulburn(次年被Saputo收購)突然削減牛奶價格,引起了農民的憤怒,一周后恆天然也效仿。Billing說道:「他們在農場門口支付的價格還算合理,但2016年的價格削減讓很多好感煙消雲散。」

價格削減導致了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制定的乳業行為守則,並引發了針對兩家公司的集體訴訟,最終Murray Goulburn撤訴,但恆天然向350名農民支付了2500萬的和解金。

澳洲奶農的困境與挑戰

自然災害與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多年來,澳洲奶農們面臨著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多重挑戰。乾旱、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發,不僅影響了牧草的生長,還增加了飼料的成本。Norco和國家農民聯合會(NFF)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自然災害平均每個農場造成約140萬澳元的損失。

疫情影響:COVID-19疫情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問題,推高了電力、燃料和化肥等基本投入成本。這使得奶農們在生產上的投入增加,利潤空間被壓縮。

水資源短缺:2016年維州的許多乳農因聯邦政府對乾旱的回應而退出行業。當時,政府在墨累-達令盆地計劃中實施了水資源回收計劃,減少了農民可用的水資源。Billing指出:「墨累-達令盆地計劃已經減少了維州約4億升的牛奶產量,這不僅影響了乳農,也影響了當地社區。」

土地價格飆升:過去十年,農田價格翻了三倍,2023年達到歷史新高。Rural Bank的數據顯示,激烈的土地競爭使得奶農們難以擴展業務。此外,加拿大的養老基金也在收購農田並將其改造成林場,這進一步減少了用於食品生產的土地面積。

低價牛奶政策:超市巨頭在2011年左右推出1澳元每升的牛奶,使得私人品牌牛奶的價格直到2019年才有所上調。這種低價策略雖然惠及消費者,但卻對奶農造成了巨大壓力,使他們難以維持生計。

市場競爭與進口壓力: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來自紐西蘭、美國和歐洲的廉價進口乳製品不斷湧入澳洲市場。2023財年,進口乳製品增加了17%,其中大部分來自紐西蘭。這使得本地乳製品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

一位維州本地奶農的自白

就在本月,Coles就因為下架了一個受歡迎的牛奶品牌而受到指責,

Gippsland Jersey是澳洲獨立牛奶品牌,曾在約200家coles有售,但最近,因為達不到零售商的利潤要求和銷售預期,只在16家coles保留該品牌,其餘均下架,

Gippsland Jersey最近在其Facebook頁面上發布聲明,解釋了奶農面臨的諸多挑戰及其對消費者的影響。

「當我們在超市的過道上穿行時,許多人質疑日常必需品不斷上漲的成本。雖然花5.80澳元買一瓶Gippsland Jersey牛奶看起來很貴,但理解這些價格變化對生產者的實際影響至關重要。澳洲各地的奶農正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許多人在薪酬削減10-16%的情況下質疑他們在行業中的未來。

降低的牛奶價格將意味著更多的農民會質疑是否要賣掉農場或改變土地的用途。儘管零售價上漲被認為意味著農民收入更高,但實際情況截然不同。許多奶農難以維持生計,更不用說投資必要的銀行還款、農場升級或保留員工。這是一個影響全國許多家庭經營奶農場的普遍問題。

Gippsland Jersey於2016年因牛奶危機而成立。Jindivick的奶農Steve Ronalds質疑自己在行業中的未來,除非他能找出解決牛奶價格波動的方法。經營一個奶農場非常壓力大(本質上這就是一個帶有巨大銀行貸款的企業),而不知道你將得到什麼報酬。

Gippsland Jersey是一個由家庭擁有的獨立牛奶品牌,致力於支付合理的牛奶價格給其五個供應商,確保奶農獲得他們應得的報酬。

值得指出的是,Jersey牛奶「應該」總是「更值錢」……Jersey奶牛以其更高的牛奶成分(脂肪和蛋白質高出20%)而聞名。這些奶牛也更環保,碳足跡更低,因為它們體型較小(400公斤,而其他品種為600公斤),而且它們的牛奶天然含有A2蛋白質,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是更健康的選擇。

然而,儘管Gippsland Jersey致力於可持續性和公平定價,但品牌仍面臨挑戰。由於零售商的利潤率要求和銷售預期,該品牌在大部分Coles門店被下架。

澳洲有大約26個獨立的牛奶品牌,其餘大多數由大型跨國公司擁有。Great Ocean Road、Devondale和Sungold由加拿大公司Saputo擁有,而Pauls品牌(有很多)歸法國跨國公司Parmalat所有。相比之下,Gippsland Jersey代表了本地家庭農業的核心。選擇Gippsland Jersey,消費者可以直接支持家庭農場,確保其可持續性,並保持農村社區的活力。

因為農村社區的經濟健康與本地農場的成功緊密相關。當奶農掙扎時,其影響波及整個社區,影響當地就業、學校和小企業。隨著農民數量減少,澳洲生產的牛奶量下降,加劇了行業面臨的挑戰。

澳洲奶業未來

恆天然的退出可能會對農村社區和就業造成影響。Billing擔心,如果恆天然的製造工廠關閉,維州的Cobden、Stanhope和Darnum等地可能會受到巨大衝擊。但他也看到了一些品牌回歸澳洲本土的機會,比如有近百年歷史的Western Star butter。他說道:「這是一個標誌性的澳洲品牌,就像Vegemite一樣。」

乳農們希望,更多競爭將有助於穩定市場,確保他們不受制於單一大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他們還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進入澳洲食品生產和供應鏈,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

總之,恆天然的退出為澳洲乳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希望通過消費者的支持和合理的市場競爭,澳洲乳業能在未來繼續發展壯大。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澳洲本地產品來支持本地乳農。Norco CEO Hampson說:「我們真的需要消費者購買。」

Billing補充道:「消費者需要意識到,雖然進口產品更便宜,但這是因為紐西蘭的農場門價格低於澳洲。」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