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澳洲的生活成本危機,近期有一件事引發軒然大波:一位澳大利亞媽媽聲稱,她的三口之家「迫切需要」省吃儉用,才能靠每年 14 萬澳元的生活,這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個帖子頗有爭議,是一位TikToke用戶發布的,視頻中她說,自己覺得 14 萬澳元「在當前的澳大利亞經濟中不算高收入」。
「六個月前,我和我丈夫每年 14 萬澳元的年收入,都在入不敷出,這讓我感到很尷尬!」?她把他們的超支,歸咎於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
「為了我們的家,我們迫切需要做出改變。」
然後,她分享了省錢的秘訣,第一條就是:要能夠區分想要的東西和需要的東西。
「首先要區分想要的東西和需要的東西。」她說。
「我們這一代人已經習慣了只要有需求就會買。」
舉個例子,Lou 說她想要雙層咖啡杯,但強迫自己等到在二手店找到后再買,因為買這種杯子不是必需的。
第二個有用建議是:記錄支出。
「這改變了遊戲規則……這幫助我們意識到我們在哪裡超支,我們意識到食物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Lou 說她使用了一個自動計算的電子錶格,開始計劃膳食,並檢查她的冰箱,以確保沒有食物被浪費。
第三點,她對自己的購物習慣做了重大改變。
「我們只在急需的時候才去當地的市場和 Aldi、Coles 和 Woolworths 購物。
「Coles 和 Woolies 的價格簡直失控了。Reject Shop 的洗衣粉價格和 Woolworths 的半價一樣。」
不過她的視頻也在網上引起了不同的反應:「14 萬澳元還不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人說。
「你改變了消費方式,真不錯,我不知道那些年收入超過 10 萬澳元的人是如何掙扎的,我掙 7.5 萬澳元……而且還在存錢。」另一位用戶寫道。
「是的,可能因為你欠了很多債。因為 14 萬澳元已經很多了。如果你為此掙扎,顯然你的生活方式太昂貴了。」還有人說。
(博主說自己改變了生活方式,賣掉一些狀況還好的衣服,捐掉不穿的)
也有人稱讚 Lou 的坦誠,並分享了他們自己的財務擔憂。
「很棒的帖子。我是 X 世代,我認為我們用即時獎勵來彌補我們所沒有的東西,寵壞了自己。改變心態這一點,你做得好。」一位用戶說。
「我們的收入與你差不多,有 3 個孩子,上私立學校,我們再也沒有錢可以存了。」另一位用戶補充道。
「22 萬澳元,勉強維持生計。賬單堆積如山。」還有人說。
……
話說回來,這位博主的3個建議,還是很實用的。可以一試喔。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