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比歐美「差遠了」!最新數據公布,澳洲打工人要哭了…

2024年07月09日 9:27

打工人平均每天要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通勤,在公共汽車上爭搶座位或在火車上閉目養神。

根據統計,的通勤時間比許多歐洲國家都要長,也超過了美國等其他依賴汽車的國家。

澳洲落後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縮短通勤時間呢?

通勤時間有可能很快得到改善嗎?

這都是相對而言的,但澳大利亞的通勤時間一直在增加。

例如,二十多年前,工人平均每周通勤時間約為3.7小時。2017年,這一數字增長到約4.5小時。

澳大利亞城市觀測站的Alan Both博士說,包括在內的一些大城市的城市擴張是通勤旅行時間增加的原因之一。

他說:「人們住在距離工作地點一個多小時路程的地方是很正常的。」

「負擔能力是這類問題的主要癥結所在–你不能指望年輕人能夠負擔得起城市附近的任何地方,他們只能住在更遠的地方。」

「正因為如此,他們的通勤時間更長。」

Both博士解釋說,有一些解決方案可以緩解交通狀況,包括在一些新建的地區增加更多的公共交通。

「公交車站等設施是最後要投入使用的設施之一。因此一般來說,如果搬到一個新的地區,你就是一個汽車用戶。」

「因此,你必須開車,這就增加了道路上的交通流量,降低了路上的一切速度。」

他補充說,由於一些新建的遠郊區嚴重依賴汽車,且缺乏公共交通選擇,上班時間的延誤在所難免。

「新建地區的交通擁堵問題非常嚴重。你甚至可以在中環和外環地區看到這種情況,只要上高速就會堵車。」

皇家的Koorosh Gharehbaghi博士專門研究公共交通系統。

他說,人們離開工作地點的平均居住距離正在增加,但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他說:「在那些正在對地鐵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的地區,包括墨爾本,通勤時間都有所增加,因為他們正在進行大量的維護工作和升級改造。」

「但歸根結底,還是上班的實際距離問題。」

澳大利亞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如何?

與歐洲和北美的國際範例相比,澳大利亞的情況並不樂觀。

在歐洲,歐盟60%以上的工人從工作地點到家的路程不到半小時。

但包括Gharehbaghi博士在內的專家表示,歐洲的例子可能不是澳大利亞的最佳對比。

例如,哥本哈根等城市的面積和人口都較小。

但他說,澳大利亞可以嘗試效仿服務頻率等要素。

他說:「他們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不僅是現有的最新系統,而且公共交通的頻率也相當高。」

澳大利亞可以借鑒的國際範例有哪些?

專家們表示,澳大利亞應該看看那些與墨爾本和悉尼等首府大城市規模相當、城市擴張程度相似的城市。

他說:「在較小的城市和國家,它們的規劃方案要[嚴格]得多,這意味著它們會因缺乏可用土地而進行嚴格監控。」

正因如此,他認為澳大利亞的一些大城市應該以多倫多為榜樣,改善通勤交通。

「多倫多的通勤等候時間比墨爾本短。」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在升級和更新系統方面花費了大量資金,比維州政府和澳洲聯邦政府都要多。」

政府如何改善上下班時間?

兩位專家都將公共交通服務的頻率放在了首位,但他們表示,在規劃我們的城市時需要更具前瞻性。

Gharehbaghi博士說:「增加公車班次是一個方面,但同時也要確保系統能夠處理所需的高強度服務。」

他認為,通勤時間增加的一個更大的問題,尤其是在一些較大的首府城市,是一些外圍郊區社區的無節制增長。

他說:「我們有城市增長走廊,這些走廊是州政府根據未來的人口增長情況指定的。」

「但實際情況是,當城市人口不斷增長時,它們並不在政府規定的可能增長區域內。」

Both博士解釋說,這其中有幾個因素,包括增加服務頻率和提高密度。

但他表示,政府在改善通勤時間方面可以取得一些速效。

「人們使用公交系統的一大障礙是缺乏靈活性。你很快就會受制於公共交通的時間表。」

他補充說,在短期內增加火車服務可能會有困難,但有機會加強公交網路。

他說:「如果你去外郊甚至中環郊區,可能每30分鐘才有一趟公交車。」

「如果你錯過了那趟公交車,你就得再等上30分鐘。」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貓本在線CN2MEL,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