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許多父母都會問一系列類似的問題。
明年我應該送孩子上學嗎?他們準備好了嗎?延遲上學是否會更好?
而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父母不讓孩子提早入學,目前6歲兒童約佔學前班總數的十分之三。
1、你的孩子需要在6歲之前上學
在澳大利亞,6 歲至 16 歲之間是義務教育,但各州和領地之間的截止日期有所不同。
例如,新州的孩子如果生日在?7 月 31 日之前,則可以在五歲那年開始上學,並且必須在六歲之前入學。
首都領地和維州的截止日期為 4 月 30 日,
南澳的截止日期為 5 月 1 日,
昆州和北領地的截止日期為 6 月 30 日。
這意味著學前班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年齡差異。有些人四歲就開始上學,有些人可能六歲。
根據您孩子的生日,您可以選擇今年或明年送他們上學。
眾多澳洲父母推遲孩子上學年齡
新州教育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學年入學的公立學前班學生中,只有19.1%未滿5歲,截止該部門8月份進行人口普查時,28.6%的學生年齡為6歲。
最新數據反映了一個長期趨勢——自2012年以來,截止7月31日未滿5歲的學前兒童比例已從 2.42% 下降到 2023 年的 1.6%,而且男孩推遲上學的比例仍然高於女孩。
而過去十年,學前班4歲女童的數量比男童多出2200名。
兒童發展專家表示,這些數據並不令人驚訝,男孩通常比女孩更晚達到在學校成長所需的情感和社會成熟度。
Grantham Hill的4個孩子媽媽Naomi Visser利用「December loophole」漏洞阻止她最小的兒子、6歲的?Oliver 在5歲時上學。
Visser女士說:「幼兒園裡他的行為總是讓人很糾結,他總是過得很糟糕,曾多次情緒崩潰,我擔心如果他真的早早開始上學,可能面臨的情況。」
「延遲上學,並不是為了讓他成為班上的佼佼者,但卻能讓他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儘管她的女兒早早上學,但Visser女士說,如果有機會,她也會選擇讓另外兩個兒子延遲上學。
「很多人(在對待孩子時)遇到的問題是,他們認為『哦,他們很聰明,他們會沒事的——他們認識字母,認識數字,還會數數』。
「但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實際上,他們在社交方面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3、專家怎麼說?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兒童和青少年發展研究員 Ben Edwards 教授表示,縱向研究表明,新州不僅是澳大利亞的「延遲入學中心」,也是國際上的「延遲入學中心」。
他的研究論文顯示,悉尼較富裕的郊區也更有可能出現更高的延遲入學率,但對學生有任何優勢的證據「相當複雜」。
「一篇論文比較了晚入學兒童和正常入學兒童的 NAPLAN 數據……發現他們在三年級時在算術和閱讀方面略有優勢,但到了九年級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這很大程度上是個人決定,但如果你確實選擇讓孩子推遲一年入學,那麼你將支付大量的托兒費用——你真的要確保這樣做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
「我的建議是聽取你周圍的教育專家的意見,做出最適合你的家庭和孩子的決定——不要誤以為多一年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讓你的孩子推遲一年入學是不會讓你培養出愛因斯坦的。」
儘管如此,推遲上學的選擇對於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成長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這包括來自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的兒童以及有特定包容需求的兒童。這些孩子的家長在為孩子上學做準備時也需要更多支持。
其他專家,包括弗林德斯大學幼兒教育講師 Rachael Hedger 表示,當學校學前教育以遊戲為基礎,年齡最小的學生受益最多。
「我一直堅信,我們需要確保學校為我們的孩子做好準備,而不是相反……」
「父母需要感覺到,無論孩子四歲半還是五歲,學校都是一個願意接受他們成長的地方。」
她表示,雖然有些學校確實在寓教於樂和傳統學習之間取得了平衡,但有些學校卻過早地讓孩子進入結構化學習體系,「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玩耍和與他人互動」。
「即使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但有些孩子在四歲時還沒有準備好拿起鉛筆——他們的手部肌肉仍在發育。」
她說,阻止孩子進入過於結構化的環境也有助於語言習得,因為孩子們會被迫放慢速度,更清楚地說話,以便彼此交流,而不是與急於填補空白的成年人(包括老師)交流。
國際「Triple P 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的國家主任Carol Markie-Dadds 也贊同這樣的理念:學前班應該為所有孩子做好準備,而不是認為孩子們需要為上學前班做好準備。
「這不僅僅關乎他們的學業準備,還關乎他們遵循指示和表達自己的能力。如果他們輸了比賽,他們能保持冷靜嗎?他們能上廁所嗎?」
「你的學校應該能夠告訴你,他們可以為情感成熟度較低的孩子提供哪些支持。」
如何判斷你家孩子
是否做好了上學準備?
當教育工作者考慮孩子是否準備好開始上學時,他們會考慮以下問題:執行功能:您的孩子能否保持專註並記住一些信息?
自我調節:他們能管理自己的情緒嗎?
尋求幫助:如果他們需要幫助來理解指令或處理操場上的問題,他們可以主動尋求幫助嗎?
幸福感:您的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自尊心?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他們如何應對?
人們發現兒童發展的這些方面與教育環境中的成功密切相關。
如果孩子貪玩、好動,專註於一件事的時間很短,且難以複述完整一個簡單的故事、經常答非所問,則不必早早跨入學校大門。
又比如孩子比較軟弱或心理脆弱,和小朋友在一起總當「小尾巴」,經常被別人欺負,又不知如何解決。那麼,即便當了入學年齡,也不妨把入學時間往後推一年。
相反,如果孩子在身體條件和運動協調性、注意力、理解力、對知識的接納程度等方面並不比大孩子差,懂得傾聽並能及時作出相應的回應、遇事能自己解決,那完全不需要推遲上學。
父母似乎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正確對待」入學年齡。但值得記住的是,開始上學只是孩子們一生中將要經歷的轉變之一。
還要記住你並不孤單。許多人也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您不確定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發展情況,請諮詢專業人士。
包括你孩子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母嬰健康團隊以及您正在考慮的學校。
他們是來幫忙的。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澳洲小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