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上限35%?墨大副校長警告設限將嚴重影響澳大學排名!若確定墨大、莫納什等校將少2萬留學生,損失10個億
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大學這邊最炸裂的新聞就當屬,政府突然宣布,要給留學生設置招生上限,超額就要自建宿舍了。
疫情期間出了那麼多幺蛾子,後續是怎麼把留學生們哄回來的,相信大家都還沒忘。
沒想到這好不容易重回了正軌,學生也都返校了,學校的排名也提高了,這就又開始了。
要搞上限的理由,還是之前早都被人家行業闢謠過的,跟留學生真沒多大關係的「住房緊缺」。
這消息一出,也是帶慌了不少留學生。
都計劃好了馬上就要來的,到底上限會是多少,不會真被卡住吧。
對於上限到底應該設多少的問題,最近澳大學界也是展開了一波討論。
澳大利亞科技聯盟(ATN)的六位校長,率先「開麥」,集體給教育部長Jason Clare寫了封信,呼籲把留學生上限給固定在35%(不包括攻讀研究生學位的留學生和短期流動的學生)。
而目前來看,一旦真按這個比例來,那八大中的四大,悉尼大學、莫納什大學、墨爾本大學以及昆士蘭大學都將受到影響,不得不減少留學生的招生。
採取35%的上限意味著將至少減少2萬名留學生(基於2022年數據),假設八大留學生的平均學費為每年5萬澳幣,那每年將損失的光學生學費就將達到恐怖的10個億!
而在四校之中,最傷的當屬悉尼大學,將流失掉近1萬名留學生。
面對這一提議,悉尼大學校長表示,實施一刀切的上限確實是解決複雜問題最簡單的方法,但卻可能會嚴重損害該行業和澳大利亞的聲譽。
八大首席執行官也同樣表示,ATN提出的這一統一的上限,實際上忽略了許多影響大學的細微問題。
例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混合情況,學生的原籍國以及學生所學學科的混合情況。
對於最近熱議的35%或40%的留學生上限,莫納什大學副校長Craig Jeffrey也表示,限制留學生入學不僅會威脅維州經濟,還將危及重要研究和維州大學在澳洲地區的地位。
「限制留學生人數將影響該領域的收入,從而削弱重要的醫學研究,我們依賴於有才華的留學生流入來資助並完成這些重要研究。」
而墨大副校長Michael Welsey更是詳細說明了一系列可能迎來的,我們真的不想看到的影響。
上限一上,就將立馬影響到澳大利亞的頂尖大學,逼著學校減少數千留學生的名額,損失數億澳元的收入。
之後更會產生一系列可怕的影響,裁員、推遲基礎設施建設、放棄研究和減少促進多元化的獎學金。
最終的影響又都將落回到澳大利亞學生的身上。
一旦留學生的人數大幅下降,那大學就必須削減成本,這將意味著更高的師生比例、更大的班級規模、更少的實驗室、圖書館和設施使用機會以及老化的基礎設施。
這對學生來說,無疑將是糟糕的體驗。
而認為留學生看到夢校招生上限滿了,就去報那些還有「配額」的學校,也是異想天開。
墨大副校長也是清楚地表示,留學生喜歡在國際化大城市中學習,如果進不到這些大學,就直接去別的國家了。
而同時,對於澳大利亞經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得來的大學排名,可能也將帶來巨大打擊。
副校長表示,一旦學校被迫削減數億澳元的運營費用,那大學將在決定其排名的幾乎所有指標中下降,從研究表現到師生比例,從國際研究合作到學術聲譽。
認為這麼搞幾年後,澳大利亞可能就沒一所大學能再進全球前百。
如果澳大利亞自己放棄世界一流教育目的地的聲譽,那留學生對於所有澳大利亞大學的需求也會下降,從而開啟無盡的惡性循環。
強調維持世界一流大學並非一項面子工程,對國家的未來至關重要。
建議澳大利亞好好想想其他國家從世界一流大學中獲得的好處:自動成為全球發現和創新網路的成員;持續吸引全球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才;樹立知識和文化卓越的社會形象;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高;更因此成為未來產業有吸引力的地點。
還特別提到要問問自己,為什麼像中國、新加坡等國都要豪擲重金建設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部門。
目前關於35%的這個比例,澳大利亞的大學這邊已經是討論了個熱火朝天。
對此,教育部長Jason Clare近日也表態稱,正在與國際教育領域的領導者進行磋商,將確保這些關鍵改革的設計和實施得當。
目前計劃開始的時間還是2025年的1月1日,有想前往澳大利亞尤其八大的留學生,還是儘快申請搶位。
就如墨大副校長所說,一旦開啟上限,大量的留學生都無法來到八大等頂尖學府,那無疑將給大學帶來全方位打擊。
而留學生們之所以會選擇來澳讀書,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澳大利亞大學的綜合實力出眾,排名高受認可,如果真前百都進不去了,就是想讓留學生們來,怕是也沒人會來了。
住房短缺本來就和留學生關係不大,更有很多方式可以去解決,千萬不要一個衝動,就把好不容易哄回來的留學生們,再度趕走。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留學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