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澳洲利率或需長期保持高位以抗擊通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事實證明,高通脹比預期更為持久,或將迫使各國央行在更長時間內將利率保持高位。
經濟學家表示,7月31日澳洲將公布6月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這將是決定澳儲行(RBA)是否會在8月6日董事會會議上宣布第14次加息的決定性因素。
在基礎通脹率約為4%的情況下,市場預計,澳儲行下次開會時將現金利率從4.35%上調至4.6%的可能性為16%。
儘管美國通脹數據好於預期,但IMF周二警告稱,全球反通脹勢頭已經放緩,主要原因是服務業通脹率持續走高。
IMF在其《世界經濟展望》季度更新中表示,「鑒於勞動力在服務業成本中所佔的比例很高,服務業持續通脹的風險與工資和價格設定有關。」
澳洲統計局(ABS)的數據顯示,在截至5月31日的一年裡,服務業通脹率為4.8%,遠高於澳儲行設定的2%至3%的目標。
AMP副首席經濟學家穆西娜(Diana Mousina)表示,快速上漲的租金、機票、醫療費用和保險費是澳洲服務業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
汽車維修和理髮費用的增加也使服務業通脹居高不下。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發達經濟體反通脹面臨的進一步挑戰,可能迫使央行將借貸成本維持在比市場預期更長時間的高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略微下調了對澳洲經濟增長的近期預測。該機構預計,2024年,當地經濟將僅增長1.4%,低於此前的1.5%,明年將增長2%。
預計到202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24年預測的5%降至3.3%,這對澳洲經濟來說也不是一個好消息。
儘管全球通脹前景存在上行風險,但隨著失業率上升和能源價格下降,預計到2025年底,通脹仍將回到央行的目標水平。
IMF表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利率預計仍將在2024年下半年下降,正常化步伐的差異反映了不同的通脹環境。」
財相查爾默斯(Jim Chalmers)認為,IMF的最新數據「清楚地說明,通脹在全球範圍內充滿挑戰,抗擊通脹的最後一公里可能會更加艱難」。
隨著包括澳洲在內的西方政府實施昂貴的綠色技術補貼,古林查斯重申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的警告,即產業政策最終會使國家變得更窮。
「我們不完善的貿易體系可以得到改善,但單邊措施的激增不太可能帶來持久和共同的全球繁榮,」他說。
IMF並不是唯一對產業政策表示擔憂的機構。生產力委員會主席伍德(Danielle Wood)在4月份警告說,「未來澳洲製造」計劃可能會創造出一類永遠依賴政府補貼的低效企業。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