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申請難度攀升,警惕這些消費習慣成攔路虎!澳洲人雙職奮鬥,應對高房價、物價雙重壓力

2024年07月20日 16:17

高房價、利率攀升及貸款政策日益收緊的當下,獲取住款的道路愈發崎嶇,而部分潛在借款人卻因個人的消費習慣而步履維艱。

抵押貸款領域的專家指出,每個家庭的財務狀況與開支模式千差萬別,洞悉貸款機構審查的重點領域,對於提升貸款成功率至關重要。

1、消費習慣會影響房貸申請

Red Shoes 抵押貸款經紀公司的 Brett Sutton 先生坦言,他目睹了「眾多客戶對貸款機構深入剖析其財務習慣的嚴格程度感到震驚」。人們往往對財務隱私抱有自然的期待,未曾預料到個人支出會被如此細緻地審視。

「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觸動了隱私敏感的神經,尤其是當借款人未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如此徹底的調查時。」Sutton 先生如是說。

非銀行金融機構 Liberty 的集團通訊經理 Kate Jenkinson 則進一步闡釋,貸款機構在評估費用時採用的方法各異,諸如學費、健康保險及物業管理費等各項支出,都可能受到不同的待遇。

「一般而言,貸款機構會參照『家庭支出衡量標準(Household Expenditure Measure)』這一基準工具,該標準依據特定收入水平和家庭規模,設定了預期支出範圍。任何超出此標準的支出,都將引起貸款機構的特別注意。」Jenkinson 解釋道。

2、想要獲得房貸,請注意這些習慣

以下是一些關鍵支出項目,它們雖能輕易讓住房貸款申請「脫穎而出」,卻往往是以不利的方式:即時消費,延後支付

近年來興起的「先買后付」(BNPL)服務雖便捷,但其還款往往被視為經常性支出,直接削弱了個人的貸款承受能力。

Jenkinson 強調:「在購房初期即聘請專業經紀人,是確保客戶已做好充分準備的關鍵。」

賭博行為

Oracle 貸款解決方案的董事總經理 Angelo Benedetti 直言不諱,網路賭博對貸款機構而言是顯著的風險信號。

「銀行對此類活動進行了深入調查,即便是小額多次的投注也不例外。」

他補充道,即便是日常如咖啡消費般的頻繁小額交易,也可能成為銀行審視的對象。

外出就餐與娛樂

Sutton 指出,頻繁外出就餐及參与其他高消費活動,可能反映出借款人高成本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其儲蓄能力。

「雖然 UberEats 等送餐服務帶來了便利,但額外的費用卻悄然抬高了每月的開支賬單。」

此外,深夜在娛樂場所的ATM機上取款,也可能被視為風險金融習慣的跡象。

信用卡管理

即便您並未背負信用卡債務,這些卡片在住房貸款審批中仍可能扮演「絆腳石」的角色。

Sutton 解釋,即便沒有實際負債,貸款機構也會將您的信用卡總授信額度視為潛在負債,因為理論上您隨時可能動用這些額度。

「例如,如果您的信用卡限額為 10,000,貸方可能會認為您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產生 10,000澳元的債務,這會影響他們願意借給您多少錢抵押貸款。

「10,000澳元的信用卡限額可能會對您的抵押貸款借貸能力產生約 80,000澳元的影響。」

他建議,通過降低信用卡限額或註銷未使用的信用卡,可以有效提升借貸能力。

(配圖來源網路)

大手筆消費

Sutton 強調:「頻繁進行的大手筆購買,如奢侈品消費或豪華度假,可能向貸款人釋放出一種信號——你可能未將儲蓄視為優先事項,或是你的財務決策中蘊含著高風險元素。」

「貸款機構傾向於尋找那些能夠展現出穩健財務管理能力的借款人……因此,在貸款申請流程中,提交數月的銀行及信用卡對賬單成為常規要求。」

「對於可自由支配支出及生活方式方面的過度消費,貸款機構會進行細緻入微的審查,以確保借款人的財務狀況能夠支撐起未來的還款責任。」

綜上所述,精心管理個人財務,避免高風險消費習慣,對於成功申請住房貸款至關重要。

3、為了買房,澳洲年輕人拼了

此外,面對生活成本不斷攀升與高房價的重壓,越來越多的年輕一族正步入「雙職全職」的行列,每周工作時長驚人地逼近甚至超過80小時。

儘管全澳失業率維持在4.1%的低位,預示著就業市場的相對穩定,但Indeed就業平台的數據卻揭示了白領階層中悄然興起的「兼職潮」,他們毅然選擇投身第二份全職工作,以肩扛日益沉重的財務負擔。

研究深刻揭示了這一現象在不同年齡層中的分佈:在(1997年後出生)中,每六人中就有一人每周工作時長高達80小時;

而在千禧一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中,這一比例也達到了七分之一。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高達93%的「雙職者」巧妙利用居家辦公的靈活性,在主職工作之餘無縫銜接副職。

Sally McKibbin,作為Indeed的職業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澳大利亞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生活成本危機,特別是對於那些渴望擁有自己家園的年輕人而言,這一挑戰尤為嚴峻。

她強調:「隨著生活成本和房價的增速持續超越薪資漲幅,越來越多的不得不通過增加有償工作來平衡收支。」

「購買力與房價的脫節,讓購房夢想對Z世代和千禧一代而言變得遙不可及,多元化收入渠道幾乎成為了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經之路。」

數據顯示,澳洲首府城市的房屋中位價已飆升至992,473澳元,遠超普通全職工人年均98,218澳元的收入水平。

對於獨立購房的來說,即便能貸得最高限額510,700澳元用於購買價值約638,400澳元的房產,也需承擔高達20%的首付款項,這無疑又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更令人咋舌的是,AMP的研究報告將澳大利亞的償債壓力置於全球視野下考量,發現其償債比率僅次於挪威,高居前列。

為例,其房屋中位價已飆升至驚人的140萬澳元,相當於當地平均工資的12倍以上,進一步凸顯了年輕人在購房路上的重重困難與挑戰。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小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