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每年1萬名癌症患者自費治療!被迫賣房治病的人多的是
澳洲醫藥補貼計劃飽受補貼延誤困擾,每年多達1萬名癌症患者被迫自費治療。
據披露,一些患者每年的治療賬單就高達50萬澳元,有些被迫到海外接受醫治。澳洲930名癌症治療專家平均每人每年為11名患者開出未獲資金支持的高成本治療處方。另有1.6萬名癌症患者被推薦使用這些藥物,但他們付不起。
根據這項由IQVIA研究公司資助的研究結果,只有富人或那些能夠從慈善機構籌集到足夠資金的人才能負擔得起挽救生命的治療。
「維持生命的成本」危機正迫使病入膏肓的人動用他們的退休金,賣掉房子,或乞求慈善機構資助他們購買昂貴的藥物,以獲得一線生機。
這些藥物已被批准在澳洲使用,但尚未得到政府的資助。
一個關鍵的瓶頸是,一些新的癌症免疫療法適用於一系列癌症,但該體系要求製藥公司針對每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分別提出補貼申請,這一過程需要耗費數年時間。
澳洲藥品協會的數據顯示,一種新葯在澳洲獲得補貼可能需要長達7年,是在英國、歐洲和日本獲得補貼所需時間的24倍。這一系統如此糟糕,以至於聯邦政府下令進行重大審查。
審查之前的變化包括設立一個類似於英國版本的創新藥物基金(Innovative Drug Fund),在尋求補貼批准的同時為挽救生命的治療提供補貼。
第二項計劃將由政府資助針對所有癌症類型的藥物,而不是要求針對每種特定癌症單獨申請。
澳洲罕見癌症協會支持這一調查結果,稱了解8000到10000名澳洲人需自費購買救命藥物這一情況,而這些藥物沒有得到購葯優惠項目(PBS)的補貼。
政府數據顯示,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近4萬澳洲人不得不動用退休金賬戶來支付醫療費用,包括癌症藥物。
在2018-19年度和2022-2023年度之間,退休金領取金額翻了一番,達到7.3億澳元。
此外,Go Fund Me表示,在過去三年裡,共有5472項癌症籌款活動,其中許多是為了每劑花費超過1萬澳元的藥物。
許多家庭被迫賣掉自己的房子,以支付最後的治療費用。
澳洲藥品協會首席執行官索梅爾(Liz de Somer)表示,大約有25種癌症藥物在藥品局(TGA)註冊,但還沒有得到PBS的補貼。
她說,大多數新療法(69%)在第一次申請補貼時就被拒絕,迫使製藥公司在獲得補貼之前平均重新申請2.5次。為了填補這一空白,許多製藥公司設立了藥物獲取程序,患者可以免費或以折扣價獲得藥物。
有跡象表明,未來可能會發生變化,就在上周,政府介入並通過一項50萬澳元的快速通道資金,用於治療影響學齡前兒童的致命癌症神經母細胞瘤。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袋鼠國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