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醜聞!澳洲腐敗窩曝光,所有人敢怒不敢言
近日,一則驚天醜聞在澳大利亞曝光——全澳最大工會之一的CFMEU(建築、林業及漁業工人協會)被爆出重大貪腐案件,該案件不僅牽連了大型養老基金,還涉嫌壟斷建築業,以及惡意操控重大項目競標等一系列情節極其惡劣的醜聞。
作為全澳最大工會之一,CFMEU在全澳範圍內共有近15萬名公會成員,在澳洲勞動人口中擁有紮實的群眾基礎,這些成員中絕大多數又都來自建築業,而澳洲作為一個地產行業市值超過10萬億澳元的經濟體,建築工會自然獲得了響亮的話語權。
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FR)于昨日發表的多篇文章中可見,CFMEU工會的新州支部秘書格林菲爾德早已成為聯邦政府的調查對象,格林菲爾德極其兒子利用工會職務之便,涉嫌勾結大型基金並通過威逼利誘等手段操控大型建築項目。
雖然格林菲爾德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利用工會招牌的運作模式,向公眾揭開了這個巨大的灰色產業鏈。
調查顯示,在大型商用建築項目啟動前,格林菲爾德一貫私下單獨會見承包該項目的建築公司,並向承包商承諾自己與大型養老基金公司Cbus有密切聯繫,如果承包商選擇通過格林菲爾德啟動項目,那麼將動用自己的特殊關係向承包商提供 「極具吸引力」 的報價。
雖然負責調查該案件的記者並未直接透露,但Cbus作為全澳第8大養老基金公司,公司旗下管理的資產達到了近1,000億澳元的規模。
更重要的是,Cbu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Unions Superannuation Fund)作為澳洲建築業的默認養老金的公司,公司旗下的投資者(養老金託管者)也達到近100萬人。
所以,格林菲爾德所承諾的「極具吸引力」的報價,極有可能是指較低的融資成本——養老基金間接投資競標項目,格林菲爾德從中牽線搭橋,並指定項目的分包商(sub-contractors),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壟斷式閉環。
一個看似複雜但卻高度精美的利益鏈就此誕生。
當然,目前格林菲爾德的案件仍在審理中,有許多細節仍需要陪審團的最終裁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澳洲建築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毒瘤。
而如果警方所獲得的情報屬實,也就是格林菲爾德反覆對多家承包商強調的,CFMEU工會在Cbus養老基金的董事會上不僅有人,而且「說話好使」,那麼這條灰色利益鏈所涉及的人員和資金,將達到澳洲歷史上罕見的規模。
再看AFR的調查結果——Cbus的投資標的中有12%直接默認投資房地產(比重遠高於行業水平),而這其中85%的投資標的又是未上市資產(透明度低),那麼格林菲爾德所承諾的「低融資成本」,似乎就更容易解釋得通了。
然而,眼看這一風波即將消散之際,另一場風暴突然來襲——澳大利亞各地的大型建築公司開始逐一發聲,揭露了CFMEU工會的種種劣跡以及花樣繁多的霸王條款。
一些接受採訪的建築公司高管表示,CFMEU工會「惹不起也躲不起」,而工會的各種花式手段,也讓建築公司不得不乖乖聽話。
第一招,就是派人滲透規模較大的建築項目,讓在正在工地工作的工人加入工會,讓工會迅速獲得第一線的群眾基礎。
在第一招做鋪墊的情況下,工會可以隨時啟動罷工,比如堵住工地的出入口,讓施工車輛和其他工人無法進入,這第二招可以簡單理解為「死磕到底」。
要讓第二招奏效,一個非常關鍵的前提就是目前的經濟環境——高利率。
澳洲建築行業,特別是批量建築,本身就屬於利潤微薄的行業,疫情之下險些倒閉的Metricon和不幸陣亡的Porter Davis就是最好的例子。
微薄的利潤和極高的運營費用(利息、人工和建材成本),讓建築公司在承包項目時刻不容緩,根本耗不起任何形式的時間戰,這再次給工會帶來了巨大的談判優勢。
不僅如此,即便有硬骨頭願意和工會一起耗下去,也未必能耗出任何結果,因為澳大利亞現在已經是「工黨的天下了」。
這句話,是一位全澳最大建築公司的高管在受訪時匿名吐露的,Ta表示:「我不願意透露更多是因為現在整個澳洲都是工黨的天下,即便如此(和工會走法律途徑)也未必會有結果……如果我站出來揭露這一切,然後6個月之後石沉大海,政府的公關也做夠了,那麼他們(工會)對我的報復將讓我無法在這個行業容身。」
更糟糕的是,CFMEU工會的影響力不僅僅覆蓋了新州和維州,在東海岸北部的昆州更是重災區——該工會負責的項目效率低到令人髮指,平均每周的工作產量僅有3個工作日。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巨大的灰色產業鏈還會有更多驚人的細節曝光。但是如果我們暫時跳出盒子看問題,就會發現這顆「毒瘤」對澳大利亞的影響遠遠不止於建築業,而是整個經濟。
包括工資、建材等居高不下的建築成本,早已滲透到了澳大利亞經濟的每個血管中,在規模經濟效應的槓桿作用下,變成了根深蒂固的通脹——回顧后疫情時代的澳洲統計局數據,我們不難發現房屋價格和房租價格一直難以回落,直至今天仍然保持在高位。
這一現象的結果立竿見影,對於購房者來說,澳洲房屋建築價格幾乎在疫情后翻了一倍,而對於其他澳洲百姓來說,在國際舞台上一枝獨秀反彈的澳洲通脹,和接下來8月可能出現的再次加息,都將成為每一個人不得不埋的單。
日前,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將徹查此案,我們將繼續為您帶來後續分析報道。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