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一技術可緩解澳洲住房危機?!澳專家:兩國增加貿易的新機遇
眾所周知,近年來,澳大利亞面臨著日益嚴峻的住房短缺問題,尤其是在人口增長較快的地區,如墨爾本、悉尼等大城市。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澳大利亞政府和企業界紛紛探索創新解決方案。中國的一項技術建築因其高效、經濟和環保的特點,成為了緩解澳洲住房壓力的重要力量。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吧!
澳洲住房市場長期供不應求
澳大利亞的住房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新建住宅數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30日的一年內,維州新建住宅數量降至十年來的最低點,僅51,462套。
這一數字不僅令人擔憂,更讓澳大利亞房地產委員會發出了警告——
維州現在遠遠落後于其住房建設目標!
因為維州計劃在未來10年建造80萬套住房,並且到2051年達到200萬套住房,但當前的進度顯然與之相去甚遠。
面對這一挑戰,澳大利亞政府迅速響應,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全國住房協議,旨在與各州政府攜手,在2024-2029年期間共同建造120萬套新住宅。
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五年裡,每個季度需平均建造6萬套房屋,以填補住房市場的巨大缺口。
然而,統計局的最新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2024年第一季度的新房完工量僅為41,329套,遠低於上一季度及實現全年目標所需的水平。
澳大利亞房地產委員會政策和宣傳小組的行政主管馬修·坎德拉爾斯直指問題核心:住房系統複雜且存在多重瓶頸,稅收不斷上漲、建築和土地成本高昂,以及繁瑣的開發審批程序,共同導致了住房供應的持續低迷。
他強調,澳大利亞已到達一個臨界點,其住房負擔能力的問題本質上與新建住房供應不足緊密相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創新解決方案——預製房,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並引發廣泛討論。
預製房可緩解澳洲住房壓力
預製房,即在工廠內完成大部分構件的生產和組裝,然後運輸到現場進行拼接和安裝。
這種方式不僅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建設周期,還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保證了房屋的品質。
澳大利亞預製房建築行業機構prefabAus等智能建築組織認為,全國住房協議和製造業計劃為預製房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澳大利亞建築部長也順應時勢,削減了建築規範的繁瑣手續,鼓勵更多採用預製和模塊化建築技術,以加速住房建設進程。
隨著澳大利亞國內預製房行業和供應鏈不斷成長壯大,該國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
越南和泰國等預製件材料供應大國。
prefabAus創始董事克拉夫透露,相關企業正積極抓住這一機遇,尋求與海外供應商的合作。
澳大利亞的私營開發商和企業家也紛紛表示,他們正探索從中國和越南進口材料的可能性,並加大對預製房開發企業的投資力度。
然而,海外進口亦面臨挑戰,質量標準的合規性、運輸途中的風險等問題不容忽視。
為此,像Bibo Build這樣的建築商已經開始解決問題了。其目前將定製的預製「樂高式套件」組裝在一起,在當地生產中國產品,監督整個生產過程,確保材料在發貨前符合澳大利亞標準。
Bibo Build的創始人指出,儘管市場上存在對海外預製產品的「抵制」情緒,但實際上,澳大利亞的許多建築已經悄然採用了混合結構,包括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的預製房組件。
澳大利亞大部分住房建築材料都來自進口,其中約有60%來自中國。
而且,中國預製房商品在澳大利亞預製件進口市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去年佔比高達70%,遠超馬來西亞和越南等競爭市場。
澳中關係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家詹姆斯·勞倫斯森對此表示樂觀,他認為預製房屋領域的合作將為兩國增加貿易機會,並指出中國是澳大利亞提升住房負擔能力的關鍵合作夥伴。
他表示:「澳大利亞難以滿足國內的住房需求,而且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供應質量和價格均合適的預製材料,所以,與中國在預製材料方面的強勁貿易將成為未來幾年澳大利亞提高住房負擔能力的關鍵因素。」
由此可知,預製房屋正逐步成為澳大利亞解決住房危機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結
綜上所述,在當下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預製房無疑為澳大利亞的住房建設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在此過程中,中國作為預製材料的主要供應國,成為推動澳大利亞住房建設的重要助力。希望澳洲的住房短缺問題將得到有效的緩解。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發現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