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只獎勵$2萬?澳洲大批奧運選手被曝「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選手獲得獎牌后的獎金是多少?每個國家及代表團的獎勵政策各有不同,澳洲又是多少呢?
他們都是奧運會上的明星,但是運動員們獲得的獎金有很大的不同。
在贏得獎牌的激勵政策方面,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國家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而澳洲則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澳洲奧委會的獎牌獎勵基金,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澳大利亞運動員可以獲得2萬澳元獎勵,銀牌1.5萬澳元,銅牌1萬澳元。
他們只有資格根據自己的最佳成績獲得一筆獎金——因此,例如,一名獲得多枚金牌的運動員仍然只能獲得2萬澳元。
與新加坡選手獲得金牌的100萬新元(約合113萬澳元)獎勵,以及中國香港選手Vivian Kong在女子擊劍比賽中獲得歷史性金牌后可獲得的600萬港元(約合117萬澳元)相比,這一數字相形見絀。
這是中國香港代表隊連續兩屆獲得金牌。
東道主法國隊選手激勵政策的獎金高達約10.8萬澳元,希望運動員可以為本國獲得金牌。
馬來西亞的奧運明星們可以得到一輛新車作為獎勵,哈薩克的奧運明星們可以贏得一套公寓,公寓的卧室數量與金牌、銀牌或銅牌的表現挂鉤。
其他國家,如紐西蘭、挪威和英國,沒有相關激勵政策。
Australian Sports Foundation去年發布的一份名為《空跑》(Running On Empty)的報告顯示,澳洲46%的優秀運動員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年收入不超過2.3萬澳元。
調查還發現,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旅行和住宿支出(7974澳元)高於食品支出(5019澳元)。
自籌資金的職業生涯可能是一項昂貴的努力,前奧運會射擊運動員、現任聯邦議員Dan Repacholi估計,他在多次參賽中花費了100萬澳元。
他在2016年說:「我估計會花掉超過100萬澳元——僅僅是旅行、訓練、比賽、設備的使用。」
「做這樣的事情是一個巨大的犧牲。」
ASF發現,我們的運動員依靠工作、資助和贊助來維持生活,但只有15%的精英運動員有贊助商。
美國奧運會和殘奧會狀況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e of US Olympics & Paralympic)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的情況也類似,約有一半的奧運會和殘奧會候選人從未獲得過與他們的運動有關的任何補償。
調查還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運動員年收入低於1.5萬美元,59%的人在奧運年的收入低於2.5萬美元。
美國為獲得金牌的運動員提供的獎金3.75萬美元(合5.7萬澳元)。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澳大利亞自行轉載自澳亞日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