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澳元假期賬單!大批澳洲華人被逼哭
「去維也納演出,大概兩個星期吧,1.5萬歐左右,也就是將近25,000澳元。」
讓學管樂的兒子去文藝復興發源地,同時也是被譽為音樂殿堂的歐洲感受一次,是墨爾本華人媽媽Stephanie的夢想,但隨之而來的巨大費用,卻在今年7月成為了全家的夢魘。
「我們來澳洲10年左右吧,國內算是標準的中產,雙薪家庭年收入25萬(人民幣)左右,日子過得還算舒服,辦張萬把塊的美容卡,我老公周末也和朋友去打打高爾夫……到了澳洲感覺落差很大,各方各面,最欣慰的是兒子在學校適應得很快,交了很多管樂隊的朋友,所以這次一定要讓他去歐洲的。」
但是,在後疫情時代加息周期的經濟大環境下,讓一個中產家庭隨便拿出2萬澳元,談何容易?
自從2022年5月開始,澳聯儲就啟動了30多年來最兇猛的加息周期,讓320萬個澳洲家庭背負的按揭壓力垂直上升,不斷走高的房貸和車貸,以及日益嚴峻的就業環境,讓2萬澳元的分量變得沉重了不少。
然而,面臨假期重大開支的家庭遠遠不止Stephanie一家,恰恰相反,在一些華人家長群里,假期攀比、鬥富、物質內卷似乎成為了每個學生假期的活動項目。
住在墨爾本「土豪區」圖拉克的Susan告訴《澳洲財經見聞》記者,在公眾視野里的澳洲華人攀比,最多只算冰山一角。一些家長利用假期鉚足了勁兒內卷,開創了許多令人瞠目結舌,卻又哭笑不得的「新賽道」。
滑雪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項目,滑雪本身的費用,比如去雪山的門票和滑雪用具,其實都不算貴,但問題是誰有空一到滑雪季就往雪山跑?你這麼想這個問題就會涉及很多隱藏費用了,首先就是父母基本都不工作,才有精力定期在滑雪季去在山上待倆星期……墨爾本的Mount Buller滑雪季住宿每晚動輒四位數起跳,兩周下來輕鬆過萬。」
澳財記者:「像滑雪這樣的奢侈運動,您提到的這些家長豪擲重金,他們是不是打算未來培養專業的體育人才?」
Susan: 「(這些家長)中間肯定有,但我認識的很多都是為了滿足父母虛榮心……有兩家就為了攀比,先後在雪山各買一套房子,後來滑雪季開始了,孩子們都在院子里玩雪,大人在室內吃火鍋。」
澳財記者:「您說的這種情況,是不是在私校比較普遍?」
Susan:「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我的兩個孩子在公校和私校都讀過,我就發現這種刻板印象是不對的,反而很多公校的家長更厲害……有在(澳洲7月)假期包機帶全班同學去斐濟過夏天的,還有些比較簡單,直接買豪車穿名牌的,我說的是家長,不是給孩子……公校私校不完全是界定學生家庭經濟條件的分水嶺,更像是每個家庭願意為孩子教育支付的投資吧。」
澳財記者:「最近國內的高考也才結束不久,社交媒體上有很多孩子在高考結束后要求父母給予物質獎勵,其中有一些比較困難的家庭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不知道您作為澳洲家長,怎麼看?」
Susan: 「我可能代表不了澳洲所有華人家長,但是我覺得量力而行,特別是給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非常重要,這也是澳洲教育理念中的很大一個部分……孩子需要明白家庭的經濟水平,還有考試是為了自己的將來,不是為了父母。說實話,在澳洲自力更生的移民,更是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在私校里培養一個孩子到高中畢業起碼50萬澳元(240萬人民幣),這就是父母的愛最實際的體現。」
確實,澳洲私校費用在近年來不斷上漲,以墨爾本頗負盛名的吉朗文法學校(GGS)為例,該學校12年級(高三)的全日制寄宿學費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4,240澳元,摺合每年40萬人民幣。
另一方面,澳洲的通貨膨脹率卻不減反增——最新出爐的月度通脹數據顯示,澳洲消費者物價指數在5月上升了4.0%,這是從2024年初的3.4%一路爬升至今的結果。
換句話說,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特別是肩負房貸的家庭,沉重的利率負擔已經讓大部分家庭在經濟上捉襟見肘。
據澳大利亞知名地產數據門戶Rate City數據顯示,一份30年期,面值50萬澳元的房屋貸款,其利率從加息前的2%一路攀升到目前的6.25%左右,這意味著每月的按揭已經從1,800澳元翻倍至3,800澳元。
按照12個月計算,每個月增加2000澳元按揭,正好相當於參加歐洲管樂演出的費用。
而按照悉尼和墨爾本等首府城市的中位數房價來估算,家庭平均貸款額度遠遠不止50萬澳元。
「所以說有時候會後悔來澳洲吧,感覺從零開始,對於我們都40多的人來說真的不容易,不過塞翁失馬,誰還知道呢,看看國內的房價,又覺得出來是值得的……我先生現在做機場接送,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所以他也特別支持讓孩子去歐洲,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吧。」
但是真正讓Stephanie為難的,卻是兒子從歐洲回來以後對她說的話——明年3月要到美國東海岸進行為期三周的演出,而飛美國的大部分費用需要學生家庭自己承擔。
對於如何打算,Stephanie並沒有正面回答我們的問題,「走一步看一步」也許是當下最好的答案。
下周三,全澳又將迎來澳聯儲的8月利率決議,而澳洲作為西方發達經濟體中唯一面臨通脹迅速反彈的國家,自然引發了資本市場對澳聯儲再次加息的押注。
以目前匯市和債市的期權定價來看,下周加息的概率大約在25%左右。
當然,本周三出爐的通脹數據並沒有繼續升溫,這在很大程度上為澳洲百姓帶來了些許欣慰,而如果通脹在未來幾個月內降溫,那麼澳洲或許將跟上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的步伐,啟動降息,屆時這些正在負重前行的家庭將迎來隧道盡頭的曙光。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