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愛戴口罩的澳洲人,也開始學乖了?!五種後遺症太可怕
今年,越來越多澳人開始默默戴起了口罩。
連疫情期間最抵觸口罩的年輕人,也因顧及身體健康而戴好了口罩
……
據悉,現在有多達五分之一的澳人遭受著新冠後遺症的困擾,典型癥狀有:易疲勞、「腦霧」(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和靈敏度下降)、睡眠問題、久咳不愈、呼吸急促……
Phoebe今年19歲,已經感染了兩次新冠。2022年,她被診斷為患有長期新冠癥狀,需要多加註意和保養才能慢慢恢復體能。
因此,對Phoebe來說,為了防止再次感染使身體更加衰弱,戴口罩幾乎是日常唯一的有效預防途徑。她剛上大學,身體的問題給她帶來諸多困擾。
「現在我早上坐火車,周圍很多人都在咳嗽。我不得不把口罩捂得再嚴實些。」
「有些日子我感覺身體恢復了,但更多時候還是感到虛弱、疲勞,我很清楚新冠的影響還沒有從我身體中拔除。」
30歲的Clodagh也戴上了口罩,她也在遭受著新冠後遺症的折磨。2023年10月,她感染了新冠,此後一直有噁心、疲勞、心悸、情緒波動等後遺症。
休養到今年3月,她才繼續工作和鍛煉。如今,一到公共場合她必定戴好口罩,無論是在公共交通工具、音樂會、派對還是餐館。
「因為在這些場合,感染新冠的可能性很高。你不戴口罩,就像是在賭兩個小時內都不會接觸到感染源,如果不幸接觸了壽命就要少一年了。」
最近,澳大利亞醫學權威雜誌預計,到今年10月,20至39歲群體將是澳洲遭受新冠後遺症困擾的最大人群。
研究表明,每感染一次新冠,再次感染新冠的風險便會增加,而且再次感染時的癥狀往往更嚴重。
2023年,有一項審查認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口罩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這一審查引發了巨大爭議。
對此,以新南威爾士大學Raina McIntyre教授為首的專家們駁斥了這一論調:「在高傳播率環境下,戴口罩總比不戴口罩好。」
「正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強制使用口罩在減少社區傳播方面總體上是有效的。」
Phoebe和Clodagh也深有同感。她們還補充道,現在澳洲社會對戴口罩仍有偏見,仍有一些人認為有嚴重傳染病的人才戴口罩,不然就是不願與人交往、逃避社交。
但她們現在已經不在意旁人可能投來的異樣眼光和挑釁說辭,只堅持好戴口罩,保護好自己。
McIntyre表示,新冠後遺症已經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健康問題,為患者提供長期健康服務是澳洲的長期任務。
「我們需要指導方針和決策支持,讓醫生知道如何檢測、分診和轉診新冠後遺症患者。現在由於沒有向全科醫生提供診斷或轉診協議,許多醫生不知道怎麼處理新冠後遺症患者。」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