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醫院25種靜脈輸液告急!連產婦都只能「生的時候多喝水」
維州的醫院已經開始對靜脈輸液實施配給制,但在內部「告急」產品名單在兩周內幾乎增加了一倍之後,醫院被告知必須進一步減少這些產品的使用。
當局在「受影響產品」名單上新增了11種重要的液體,使告急產品的數量增加到25種,並於周四發送給維州的資深醫護人員,同時宣布對這些液體的使用實施更多限制。
但醫生呼籲大家冷靜,並表示新措施不會影響護理工作。然而在全澳靜脈輸液持續短缺的情況下,能夠獲得靜脈輸液的患者將會減少。
儘管醫療機構已經降低了靜脈輸液的使用量,但維州衛生部門本周重新發出的一份標有「敏感」字樣的指令警告說,「需要加大力度,使供應能滿足需求」。
《先驅太陽報》(Herald Sun)看到的這封信說,海外替代產品「交貨時間長、供應有限且成本不穩定」,「保護現有存貨仍是當務之急」。
信中寫道:「謹慎使用所有靜脈注射液至關重要」。
服務單位被告知,如果存貨量低於「五天的供應量」,就必須加以標示,並實施額外的「保存 」策略,例如鼓勵產婦在可以忍受的情況下多喝水。
嘔吐情況嚴重的孕婦在服用止吐葯后也應試著多喝水,但情況嚴重的孕婦可以獲得靜脈輸液。
墨爾本產科醫師、澳洲與紐西蘭皇家婦產科學院副院長諾特博士(Dr Nisha Khot)表示,這些產科措施「很明智」,許多措施在產科出現靜脈輸液短缺前就已開始使用。
該方針重申了之前的建議,即允許情況合適的病患在手術前喝水,而非完全禁食流質,因為這可以減少患者之後對靜脈輸液的需求,並獲得了澳洲與紐西蘭麻醉師學院(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Anaesthetists)的支持。
信中也警告說,為了填補供應缺口而引進的一些海外替代品與「較高的氣體栓塞風險」有關,而氣體栓塞可能會危及生命。但專家稱,工作人員只需注意並接受訓練,即可預防此類併發症。
諾特博士說,據她所知沒有任何催產手術因為靜脈輸液短缺而被取消,大多數時候,醫院推遲催產手術不是因為靜脈輸液不夠用,而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手和手術室。
維州衛生廳發言人表示,雖然「保護策略已經到位」,但並沒有手術或醫療程序被取消,維州正在協調全澳的應變措施。
聯邦衛生部長巴特勒(Mark Butler)的發言人將「全球供應限制」歸咎於「需求的意外增加和製造能力的限制」,並表示應變小組將繼續定期開會,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