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澳洲私校最愛成績造假?!華人父母擇校最看重的兩大因素竟全 「翻車」

2024年08月27日 17:27

,NAPLAN作為一項全國性的標準化考試,其難度雖在部分人眼中看似平平,卻對不少學生構成了巨大挑戰,每年均有大量學生未能達到及格線。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的考試結果顯示,竟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未能達標,超過40萬名學生亟需額外輔導。詳情點擊下面鏈接查看:學生今年又考砸了!恐有百萬學生不達標!專家:「堪稱國家恥辱」!附各州總體表現

令人遺憾的是,為了美化學校的整體表現,

1、背景

澳大利亞全國讀寫算數統考(簡稱NAPLAN)是一門對讀寫和算數能力的測試,每年3、5、7和9年級的學生都要參加這門測試。

它是唯一一項所有澳大利亞學生都有機會參加的全國性考試。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檢查他們在閱讀、寫作和算術 等基本技能方面的學習情況很重要。NAPLAN考核學生通過學校課程所學習的讀寫和算術 技能,讓父母和照顧者了解孩子與國家標準相比的發展情況。

NAPLAN只是學校考核和報告程序的一個方面。它不能取代教師對學生表現的持續性考核,但能為教師提供關於學生成績進展情況的額外信息。NAPLAN還為學校、教育管理機構和政府提供關於教育課程是否有效以及澳大利亞兒童是否達到讀寫和算術教育目標的信息。

學生在線參加NAPLAN考試

在線的NAPLAN測試旨在提供精確的結果,並能吸引學生參与其中。這個測試是有針對性的(或根據學生的回答而定的),也就是說每個測試都會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來增加或降低試題的難度。這使得學生能繼續完成測試。

定製考試能考核更廣泛的學生能力範圍,更準確地衡量學生的成績。

學生的NAPLAN總成績取決於其正確回答的題目的數量和複雜程度。如果您的孩子覺得題目難,他們不必為此而感到擔心,因為他們做的可能 是一套更複雜的題目。

所有3年級學生將繼續採用紙考形式完成寫作考核。

NAPLAN考核哪些方面?

NAPLAN考核學生通過正常學校課程學習的讀寫和算術技能。學生參加寫作、閱讀、語言規範(拼寫、語法和標點)及算術考試。

考題評估與「澳大利亞課程大綱:英 語和數學」(Australian Curriculum: English and Mathematics)相關的內容。

所有政府和非政府教育管理機構都參与NAPLAN考試材料的制定。

如要詳細了解NAPLAN,請訪問nap.edu.au。

參加NAPLAN

NAPLAN針對所有3、5、7和9年級的學生。澳大利亞課程、評估與報告管理局(簡稱ACARA)支持包容性的考試,以便所有學生都能參加全國統考。

對於有不同功能能力和需求的殘障學生,考試可以進行調整。

學校應該與父母/照顧者和學生合作,根據每個人的個別情況確定殘障學生參加NAPLAN考試所需的合理調整。調整措施應體現通常為課堂考核提供的支持。

為了幫助您做出更好的決定,您可以參考NAPLAN公 眾演示網站、《協助殘障學生參加NAPLAN考試的學校 指南》(Guide for schools to assis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to access NAPLAN),或我們的系列視 頻,其中有父母/照顧者、教師和學生分享他們使用 NAPLAN調整措施的心得。

特殊情況下,如果學生的殘障嚴重限制其參加考試的能力,或者學生最近剛到澳大利亞,具有非英語語言背景,這些學生或許能獲得正式豁免。

您孩子所在學校的校長或您當地的考試管理機構可 以就殘障學生的考試調整措施或申請正式豁免所要 求的程序為您提供更多信息。

我能如何支持我的孩子?

學生不需要專門為NAPLAN考試備考。您可以向孩子解釋,NAPLAN只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並提醒他們只要儘力即可。

向學生解釋一下NAPLAN是什麼有助於 他們理解和適應這個考試的形式;但家長和照顧者沒有必要這樣做。教師將確保學生熟悉考題類型,並會提供適當的支持和引導。

ACARA建議不要為NAPLAN做過多準備或使用補習機構的服務。請訪問NAP – 公示網站來查看NAPLAN在線考試中的考題類型和工具。

現實情況是,由於報考精英中學、獎學金等,許多學校會要求提供NAPLAN成績,促使一些家庭進行輔導。

考試成績如何報告?

從2023年起,NAPLAN的成績報告是基於能力等級的。每個年級的每個測試領域都有一個標準。能力等級提供了關於學生成績的明確信息。

它們對於考 NAPLAN的孩子來說是既具有挑戰性又合理的標準, 判斷的依據是考試前幾年在學校學習的內容。

學生成績按照4個能力等級顯示:卓越、

良好、

發展中

和需要額外支持。

你孩子的學校會在當年晚些時候提供NAPLAN學生個人成績報告。如果你沒有收到成績報告,就應該聯繫孩子的學校。

如果我的孩子在NAPLAN考試當天沒能去學校,該怎麼辦?

如有可能,學校會安排缺席考試的個別學生在學校考試時間表內的其它時間補考。

NAPLAN成績的用途

學生和父母/照顧者可以利用個人成績與教師討 論學生的進展情況。

教師會利用考試成績來確定需要更多挑戰或額外支持的學生。

學校會利用考試成績來確定教學計劃的優勢和需 要改進的方面,並制定讀寫和算術教學目標。

教育系統會利用考試成績審查為學校提供的計劃 和支持的有效性。

社區可以在線查看各學校在一段時間里的教學業績的信息,網址:myschool.edu.au。

哪裡可以獲得更多信息?

如需關於NAPLAN的更多信息: 聯繫您孩子的學校

聯繫您當地的考試管理機構,網址:nap.edu.au/TAA

訪問nap.edu.au

如要了解ACARA如何處理NAPLAN涉及的個人信息, 請訪問:nap.edu.au/naplan/privacy。

2、最新研究

曝光私校在NAPLAN中弄虛作假一項橫跨八年的深入研究,覆蓋了6981所學校的NAPLAN成績與缺考數據,揭示了這一令人震驚的現象:相較於其他類型學校,私立學校更有可能通過勸退成績不佳的學生來影響考試參与度,進而提升學校的成績表現。

該研究在《教育經濟學評論》上發表,明確指出:「學校可能正在策略性地調整NAPLAN的參与率,以優化其成績報告。」

新南威爾士大學經濟學教授Gigi Foster與大學副教授Mick Coelli共同撰寫的論文中,詳細闡述了這一現象:一些學校通過私下建議成績落後的學生在考試日留在家中,從而「規避」了制度的約束。

「成績較差的學生被排除在考試之外的可能性顯著高於其他學生,」Foster教授指出,「特別是當私立學校的學生在前幾年的NAPLAN中表現不佳時,他們被取消考試資格的幾率是公立學校學生的兩倍多。」

她進一步強調,這種行為在收費高昂的私立學校中尤為普遍,而這些學校往往以優質教育為賣點吸引家長。

此外,Foster教授還擔憂,學習困難學生的缺考可能會掩蓋體系中一個嚴峻的現實:即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讀寫能力嚴重滯后。這一發現不僅關乎教育的公平性,也觸及了教育質量的真實反映問題。

研究數據來源於2008年至2015年間政府「My School」網站上的記錄,該計劃覆蓋了主流學校中3、5、7、9年級的130萬名學生。

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NAPLAN考試中,每12名符合條件的高中生中就有1人缺席,而缺考原因多樣,包括生病、宗教或哲學信仰等。

值得注意的是,昆州的缺考率尤為突出,9年級閱讀測試缺考率高達18.2%,3年級也達到了6%。

擇校不能光看排名

事實上,一些不僅在NAPLAN上鑽空子,也會在中學階段勸退差生不要學習高中課程避免參加高考等,又或者讓其轉學,避免影響學校在高考中的表現。

專家指出,太多父母看重學校的聲譽,過於在意學校排名,一點不想費心考慮這所學校是否真正適合自己的孩子。

想要送孩子去最好的學校讀書這並沒有錯,但就像「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適合別人家孩子的,不一定適合你家孩子。

比如在注重學術成就的學校中,通常會按照學生的能力分成三六九等,敏感且抗壓能力差的學生很可能會有挫敗感,甚至產生厭學等問題。

事實上,在學習這件事上,家長永遠只是助攻,孩子本身才是主角!

首先要確定你最想要孩子在學校獲得的最重要的東西。換句話說,

你想讓孩子們在這個學校收穫什麼?

最終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即便參觀再多學校也枉然。

與此同時,專家還指出,無論在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最好的學校都會開發孩子在音樂、體育等方面的天賦,並幫助你的孩子取得適合自己的學科的最佳成績。最好的學校教育孩子過一種幸福而平衡的生活。」

家長需要「思考什麼對孩子有益」,並從這個角度評估學校。所謂對孩子「有益」,就是符合併滿足你孩子特點和興趣的學校。

種類眾多,所採用的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評價考核等都不一樣,而且在教育改革與創新的背景下各具特色。

一些學校可能以人文熏陶為特色,有的以社會實踐為亮點,還有的則可能以科技創新為強項,或者就是重視學術教育等等,作為父母,在為孩子擇校時就應該把這些因素和孩子的個性特點結合一起。

選擇學校的標準,當然還不止這些,比如還有教學質量高、教師隊伍穩定、校園周邊的人文氛圍濃郁、治安環境良好等。

作為父母你要仔細考慮好這些差異,想想你的孩子在不同的特定環境中將得到什麼。

在支持孩子們之間的友誼、保障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福利以及積極應對當今時代的複雜性上面,學校實際又都提供了哪些支持?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學校:首先看師生有沒有發自內心的笑容。

第二看課程設計、資源整合為學生提供了多少獨特的機會,能否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第三看是否以學生為中心,讓孩子對學校有歸屬感。

第四要看老師們的發展空間有多大,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師資才足夠優秀和穩定。

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對孩子的能力有深入的認識,才能看哪些學校是否和你的期望是匹配的,包括學術,培養目標、管理理念、學校文化等等。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小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