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上午,Coles公布了上一財年的財報。
Coles賺得盆滿鍋滿,網友們罵聲一片。
財報顯示,2023-24財年,Coles的利潤為10.9億澳元,打破此前一年10.4億澳元的紀錄,再創輝煌。
營收同樣呈上升趨勢,全年增長4.4%,至436億澳元。
股票收益也漲了,每股分紅總額從66澳分增加至68澳分。
這些業績涵蓋了Coles集團旗下的所有業務,包括Coles超市、Coles Local門店、Liquorland、First Choice Liquor Market和Vintage Cellars。
Coles業績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澳洲的生活成本危機。
危機之下,能負擔得起外出就餐的人越來越少,許多人選擇在家做飯,從而推動了食品雜貨銷量的增長。
Coles的首席執行官Leah Weckert表示:「我們繼續看到顧客從外出就餐轉向家庭用餐的趨勢,其中Coles Finest系列和便捷餐品仍然是增長較快的品類。」
另外,Coles通過對App和網站進行改進吸引顧客,促使其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30%。
總體而言,Coles的年度銷售額為390億澳元,較2022-23財年增長了6.2%。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Coles和Woolworths兩大超市嘴上一直說著體諒澳洲人生活不易,要降低日用品的價格,和大家共渡難關,但數據顯示,在2023/24年第二季度,澳洲超市的物價總體上漲了3%。
不包括煙草和新鮮農產品在內的價格上漲了4%。
因此,在大家都省吃儉用的時候,大賺特賺的Coles毫不意外被網友們罵慘了。
「很高興看到一個澳洲『小奮鬥者』在艱難時期表現得這麼好。我們一直支持你。需要我們支持的還有房租、電費、水費、信用卡還款,還有很多其他債務。澳洲的寡頭壟斷經濟萬歲,也要感謝政府讓這種剝削得以實現。」
「為什麼我能在當地的小果蔬店以4.50澳元買到3公斤的橙子,而Coles卻要收9.00澳元?然後他們還侮辱顧客,掛著「努力降低價格」的標語。時間久了,這真的讓人感到被侮辱。」
「唯一的趨勢就是哄抬價格和公然牟取暴利。」
「是時候採取行動了,要麼將Coles和Woolworths拆分為四個實體,要麼引入法律,讓其他超市零售商更好地進入市場。」
「我已經聽夠了那些說雜貨價格上漲了3%/4%/5%的說法。實際上,我幾乎找不到漲幅低於50%的商品,很多商品的價格甚至翻了一倍以上。我算幸運了,附近有一家折扣店(Golden Circle Outlet),幾家Aldi超市,還有一個星期天市場。顯而易見,這些大公司正在狠狠地剝削顧客。諷刺的是,我們得支付更多的錢,卻得到更差的服務。」
「這就是為什麼我開始在Aldi購物的原因。雖然他們的商品種類有點少,店內布局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很多東西的價格只有Coles和Woolworths的一半。」
相比之下,還是Woolworths會做人。
今天同樣是出財報了,截至6月30日的2023/24年度,wws本實現了17億澳元的凈利潤,但因此前收購行為有近16億澳元的非現金減值,結果算下來全年利潤只有1.08億,一邊賣慘成功,一邊股價還漲了,還不被網民罵,實在是高!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