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化!明年起,維州學校要強制教這門課
明年開始,維州的小學將會迎來一項重大教學改革。
雖然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出成果,但是其所能帶來的好處卻是長期的。
今年6月,維州教育部長Ben Carroll宣布:從明年開始,所有公立學校將被要求採用系統性語音/拼讀教學法作為顯性教學方法的一部分。
這一政策也成為了當前維州學校面臨的最重大變革之一。
系統性語音/拼讀教學法(Systematic synthetic phonics)被用於教授兒童英語語言的發音及其對應的字母組合。
這與平衡識字法(balanced literacy)不同,後者雖然也包括一些語音/拼讀教學,但還通過圖片和上下文猜測詞義。
根據六月的政策聲明:從學前班到二年級的學生每天至少會有25分鐘的語音/拼讀和音素意識顯性教學時間。
到明年尚未轉向顯性語音/拼讀教學的學校需要在未來三年內展示其變革計劃。
對於這個改變,由澳洲教育研究組織和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要想看到這一變革帶來的好處,學校和家長還需要耐心。
比如,想要看到成果反映到NAPLAN考試上,還得上幾年的時間。
而那些意識到提高成績需要較長時間的學校,更有可能成功實施這些變革。
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Sharon Goldfeld教授表示:這一政策變化對學校而言將是重大轉變,我認為這可能是最大的系統性變革問題之一。
然而,這種變化的難度取決於學校領導層及其對這些變革的開放程度。
默多克研究所的進行了一項名為 「從一開始就做對」(Getting it Right from the Start)的教學研究項目,
涉及16所政府和天主教學校,這些學校二年級學生在口語和識字方面的表現較差。
周二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學校對變革的準備程度越高,項目也實施得越好。
但Goldfeld也提到,學校的資源充足程度以及其實現長期目標的能力也會影響實施效果。
她表示:學校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來適應新的教學方法,這是必須給自己的時間,沒有什麼魔法可以一蹴而就。
雖然從明年開始,結構化語音/拼讀教學法可能會在學前班到二年級的教室里得到體現,
但這些改進要等到這些學生在三年級參加首次NAPLAN評估時才能看到成效。
澳洲教育研究組織的Jenny Donovan博士表示:研究結果強調了學校需建立能夠為教職工和學校社區提供明確方向、時間和資源的系統。
使用基於證據的實踐顯然非常重要,
但變革的實施是複雜的,必須謹慎進行以確保成功,」她說。
Donovan還提到:學校應限制同時進行的變革數量,使其保持在可管理的範圍內。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