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澳洲建築業,大清洗

近日,此前因嚴重貪腐、涉嫌勾結幫派勢力,並與大型基金公司秘密建立利益關係網,最終實現壟斷建築業而成為眾矢之的的澳洲最大工會之一,CFMEU(建築、林業及漁業工人協會),再次衝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本周二,CFMEU工會前主席Jade Ingham將告上最高法庭,指責澳洲政府非法強制關閉了該工會的建築分會,稱此舉嚴重違憲,並背棄了政府對勞動人民的初衷。

回顧該案件,就在CFMEU工會醜聞爆發后,聯邦政府雷霆出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擬定了草案,在兩院迅速通過並隨後成為法案,強制關閉該工會在全澳的所有建築分會,並於當日強制辭退近300名工會幹部。

在隨後的一個月里,共計2750名工會骨幹人員遭到辭退,而CFMEU工會的建築分會則被勒令進入自願接管模式,3年內不得恢復運轉。接管人為維州著名律師Mark Irving。

換句話說,澳洲政府能夠迅速完成立法,特別是在兩黨在諸多議題上都存在較大分歧的基礎上,如此高效統一地完成立法,顯然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才採取了快刀斬亂麻的策略。

一場針對建築行業的大清洗已經開始。

那麼,這場大清洗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呢?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CFMEU工會如何將觸手伸向澳洲建築業的每個角落,並一步一步實現行業和利潤壟斷的。

第一步:「友情價」

據《金融評論報》報道,CFMEU工會高管會在大型建築項目啟動前私下會見項目承包公司,向承包方透露自己與大型養老基金公司有密切關係,並承諾可以為開發商提供低於市場的貸款利率。

如果開發商同意合作,那麼工會高管將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目前分析猜測是以回扣的形式),並從此將三方(工會、開發商、基金公司)進行捆綁,便於未來進行更多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曝光的資料顯示,工會高管格林菲爾德所指的「大型基金公司」正是Cbus,該基金公司恰好是澳洲建築業從業人員的默認養老金公司,投資者多達100萬人。

更重要的是,Cbus所管理的養老金賬戶被設置為自動將12%的資金投入地產,而這12%中的85%又被投入了未上市資產。相比于上市的地產資產或REITS(地產信託),未上市資產的透明度極低,為工會高管向開發商承諾 「友情價」 提供了操作空間。

與此同時,金融和理財知識較為匱乏的大量建築工人,對此渾然不知。

第二步:「敬酒還是罰酒」

對於那些「不上道」的開發商,拒絕的代價往往是慘痛的。

在許多大中型地產項目啟動后,CFMEU會悄然滲透,讓施工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加入工會,幫助工會快速拿下群眾基礎,成為工會的談判籌碼。

罷工、薪資談判、圍堵建築工地出入口,早已成為了行業常態,讓許多大型開發商苦不堪言。

第三步:行業價格壟斷

對於開發商來說,想獲得第一步中所承諾的「友情價」,還有一個條件必須答應,那就是必須採用工會制定的分包商和施工隊。

如此一來,工會對於分包商和施工隊的費用將具有極高的話語權,對於建築工人來說,確實在一定範圍內實現了大家一起吃肉喝湯的和諧社會。

但是,價格壟斷對於整個澳洲社會帶來的成本卻是沉重的——建築成本的不斷上升,成為了澳洲通脹回落速度遠遠低於美歐等發達地區的一大因素。

加上澳聯儲為抗擊后疫情時代的惡性通脹而採取的猛烈加息,讓成千上萬的澳洲家庭承擔了巨大經濟負擔。

所以,這顆毒瘤必須要剷除。

但是,一顆存在了多年並已將觸手伸向建築業各個角落的毒瘤,是否真的剷除得了呢?

在CFMEU醜聞爆發后,全澳多個首府城市已經爆發了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憤怒的建築工人們走上街頭,揚言要與政府「死磕到底」。

但有意思的是,表示「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更有意思的是,勞工關係部長表示,當時在起草法案的時候已經考慮過各種可能性,法案在法律層面上幾乎無懈可擊。

所以,對於丟了飯碗的工會前主席來說,走法律途徑很可能是沒戲了。而這位將澳洲政府告上法庭的Jade Ingham也對工會擁護者表示,要做好和政府長期鬥爭的準備。

不僅如此,工黨政府還承諾將與在野黨(聯合黨)一起迅速重建澳大利亞建築委員會(Australian Building & Construction Commission),在未來監督建築業的規範。

可見,這次澳洲政府的雷霆出擊,已有奇效……

但是,如果澳洲政府具備將毒瘤一刀切的能力,那麼為什麼在過去的這麼多年頭裡都無動於衷呢?面對建築承包商的一次次請願,又無法做出改變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簡單——2025年的

而這個即將被重建的澳大利亞建築委員會,其實從2016年開始就一直存在,直到2022年工黨贏得聯邦大選之後將其解散(2023年2月6日)。

所以,CFMEU工會能夠在建築業隻手遮天的原因,也逐漸浮出水面。而工會成員將政府告上法庭,似乎也更「合情合理」。

就像丘吉爾首先曾留下的名言一樣:「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至於整頓工會是不是屬於「卸磨殺驢」,我們作為旁觀者,不得而知。但是肅清建築業的風氣,讓告別惡性通脹,才是關乎每一個澳洲百姓切身利益的關鍵所在。

2025年澳洲聯邦大選來臨前,還會有多少精彩大戲等著我們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澳大利亞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