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澳洲亂收費,要徹底廢除

通脹率居高不下,民眾普遍關注的生活成本問題日益凸顯。

從食品支出到住房費用,從交通成本到各種生活服務開銷,每一項費用都讓人們對經濟壓力有了切身的體會。

信用卡作為現代社會中廣泛使用的支付工具,其便捷性和普及度無可置疑。

然而,在使用信用卡進行消費時,商家往往會向消費者收取一定的刷卡費用,或是將這部分費用以其他形式轉嫁到商品價格中。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信用卡取代現金的使用趨勢進一步加速,目前只有13%的澳大利亞人使用現金,這一比例較過去五年的27%有所下降。

正如澳大利亞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歐文(Andrew Irvine)上周在議會銀行收費調查聽證會上所強調的,他最近在一家咖啡館購買咖啡時不得不支付高達10%的附加費,對此他表示難以接受。

他批評了這種缺乏透明度和一致性的收費方式。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澳大利亞人每天都在支付這些額外費用。

澳大利亞的刷卡附加費

澳大利亞政府對信用卡刷卡費用實施了明確的監管政策。

在本世紀初,商品和服務的支付方式主要依賴於現金、紙質支票、信用卡和借記卡。

前兩種支付方式最終需要商家存入銀行賬戶,而後兩種則由銀行或金融機構處理,並向商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鑒於對信用卡使用量可能超過借記卡的擔憂,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自2003年1月起開始徵收附加費,目的是為了降低商家接受借記卡的成本,並試圖改變消費者的支付習慣。

在2017年9月1日,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宣布了一項規定,禁止澳大利亞所有商家向使用信用卡和EFTPOS(電子轉賬系統)的消費者收取除手續費之外的任何額外費用。

這項禁令涵蓋了所有常見的信用卡品牌,包括Visa、Mastercard和American Express,以及EFTPOS,但不包括PayPal、BPAY和UnionPay等支付方式。

政府進一步規定,若商家希望對不同類型的銀行卡統一收取額外費用,必須按照最低標準執行:EFTPOS的費用低於0.5%,

Mastercard和Visa借記卡的費用在0.5%-1%之間,

而Mastercard和Visa信用卡的費用則在1%-1.5%之間。

儘管ACCC提供了可收取費用的指導方針,但許多商家的附加費實際上超出了這一指導範圍,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了2.0%。

商家們可能會根據他們接受的信用卡類型(如EFTPOS、Mastercard或Visa)來設定不同的附加費率。

理論上,附加費率應由商家的服務費決定,該費用由商家與銀行協商確定。

通常情況下,大型商戶,如超市、百貨公司和能源公司,能夠協商到較低的服務費率(據報導每筆交易最低可至1分錢)。

然而,談判能力較弱的小型商戶則不得不接受較高的服務費。

儘管已經採取了多次措施,信用卡刷卡費用的問題依舊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隨著生活成本的持續攀升,公眾再次開始探討取消額外刷卡費的可行性。

儘管澳大利亞的主要銀行支持停止收取附加費,商家們卻對此表示了異議。

澳大利亞餐廳與咖啡館協會(Australian Restaurant and Cafe Association)的首席執行官Wes Lambert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禁止收取附加費將對澳大利亞各地的餐館和咖啡館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影響

廢除信用卡的交易手續費,將有助於減輕消費者的購物負擔,並增強公眾的消費能力。

然而,據筆者的記憶,這已是第三次提出廢除額外的信用卡交易費。

基於以往的先例,儘管交易費的取消可能僅能維持短暫時間,但隨後這些費用往往又會重新出現。

對於消費者而言,信用卡刷卡費用的存在無疑增加了他們的消費成本。

尤其是在購買高價值商品或服務時,額外的刷卡費用可能會讓消費者感到不滿和抵觸。

更重要的是,這種額外費用對於低收入家庭和經濟壓力較大的群體來說,可謂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可能進一步加劇他們的生活困境。

對於商家而言,雖然刷卡費用的收取原本是為了彌補接受信用卡支付所帶來的成本,但長遠來看,這種短視的做法可能損害其商業利益。

取消額外刷卡費用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尤其是那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從而提升銷售額和客戶滿意度。

同時,一些商家已經開始通過優化支付流程、採用更高效的支付系統來降低刷卡成本,這種做法不僅保持了盈利,還提升了消費者體驗(例如大型超市Woolworth,,以及大型商場中的大品牌商店等)。

結語

自從20多年前刷卡附加費合法化以來,計算澳大利亞消費者所承擔的總成本變得異常困難。

對於商家而言,接受信用卡支付僅僅是眾多經營成本中的一項。

此外,似乎許多消費者已經將附加費視為交易的固有部分。

為了避免這些費用,最直接的方法顯然是使用現金。

然而,為了更有效地監管每筆交易,防止逃稅漏稅等,推行去現金化政策顯得尤為必要。

那麼,取消刷卡附加費的提議本次是否有望順利實施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