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亂!澳洲人,堅決反對
前言
澳大利亞陸軍國際陸地防禦博覽會(Land Forces Defence Expo)每兩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一次,2024年的展覽吸引了來自31個國家的約1000家公司參展。
在此次活動中,包括重型卡車、半自動槍支在內的多種軍事裝備得以展示。
然而,這場旨在展示先進軍事技術的盛會,在當地引起了爭議。
就在前一日(9月11日),約1500名抗議者聚集在墨爾本,反對在墨爾本會議與展覽中心舉辦的Land Forces Defence Expo。
此次抗議活動是墨爾本24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約有1000名來自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的警官被派遣至現場以維護秩序。
現場警力包括公共秩序響應小組、公路巡邏隊和騎警分隊,此外,還有數百名來自偏遠地區的警員被調派至墨爾本參与此次行動。
參与此次示威的Disrupt Land Forces聯盟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抗議活動將在本周剩餘時間內繼續進行。
衝突的開端
在9月11日清晨,眾多反對戰爭的示威者自凌晨起便開始集結,他們湧入展覽會周邊地區,試圖阻止與會者進入會場。
示威者高聲呼喊「自由巴勒斯坦」以及「將資金用於住房和教育,而非武器製造商」的口號。
警方迅速響應,于展覽中心周邊布設警戒線以控制示威人群。清晨7時剛過,抗議活動即刻升溫,示威者與騎馬警察發生激烈對抗,局勢緊張,一觸即發。
隨著衝突的持續,示威者的行動愈發激烈。
他們向警察投擲石塊、馬糞和裝滿液體的瓶子,其中部分液體被證實為酸性物質。
警察在保護展覽會參与者時,遭到這些物品的襲擊,一些警察受到抗議者的攻擊,甚至遭受吐口水和噴洒刺激性液體的侮辱。
作為反擊,警方動用了胡椒噴霧和閃光彈等非致命武器。
示威者在街道上縱火,擾亂公共交通秩序,並向警馬投擲物品。衝突不斷加劇,現場陷入一片混亂。
據報道,在Clarendon Street Bridge上,示威者與一排防暴警察對峙時點燃了一個大型綠色垃圾桶,隨後防暴警察向前推進,用盾牌擊打一名示威者,並用噴霧劑覆蓋他,同時向10米外的其他示威者開火。
示威者高呼「請勿開槍,兄弟!」而警官則大聲命令:「離開垃圾桶」,隨後再次向藏身於綠色垃圾桶后的示威者開火。
這場暴力衝突導致雙方均有人員受傷,墨爾本市中心的交通因此中斷,警方已關閉數條主要道路,並建議司機繞行受影響區域。
維多利亞州警察局局長肖恩巴頓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有20多名警察需要接受醫療救治,42人因襲擊警察、縱火和阻塞道路等罪名被逮捕。
抗議
澳大利亞政府在中東衝突問題上的立場,已成為本次抗議活動的主要觸發因素。
示威者們認為,政府的這一立場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戰爭,導致更多武器流入戰區。
在展覽會上,武器以「經過實戰檢驗」作為其賣點,這在示威者看來是極不恰當的。
對於以色列的軍火公司而言,「經過實戰檢驗」暗示這些武器是在加沙平民的傷亡中進行測試的。
這種做法嚴重違反了人道主義原則,也激起了示威者對政府不作為的憤怒。
他們認為政府應採取果斷措施,阻止這種不人道的武器交易,而不是對此視若無睹。
在當前國際局勢緊張、武裝衝突頻發的背景下,許多國家的公眾對軍工行業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抗議組織的代表Jasmine Duff指出,澳大利亞政府在中東衝突問題上的立場是引發本次抗議活動的直接原因。
他們曾於博覽會開始前要求政府取消此次活動,但政府未予採納。
示威者Natalie Farah表示:「我們目睹眾多代表前來,他們進入會場簽訂價值百萬美元的合同,購買和銷售更多武器,這些武器隨後被用於巴勒斯坦及其他地區武裝衝突。我們希望讓這些武器交易者感到不安。」
示威者們堅持要求取消展覽會,並呼籲停止為戰爭武器提供資金,將資源投入到住房、教育等民生領域。
政黨的態度
各政黨對抗議者的態度各不相同。
反對黨副領袖 Sussan Ley 嚴肅抨擊了抗議者,聲稱他們 「需要找到一份工作」,同時讚揚了警方努力控制示威者的努力。
澳大利亞總理 Anthony Albanese 認為人們有權利為了和平而抗議,但是不能傷害其他人的安全,主要批評了那些向警察扔東西的人。
他表示,警方只是在執行他們的工作,他們應該受到尊重。
「世界並不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它現在不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地方。這次的展會對於保衛我們的國家和維護國家利益非常重要。」
而維多利亞州綠黨則對抗議活動表示支持。
該黨議員 Gabrielle de Vietri 騎自行車參加抗議活動,綠黨領袖 Ellen Sandell 稱,議員有責任代表選民,這正是 Vietri 正在做的事情。
她還表示,抗議活動組織者原本打算舉行和平集會,但遭到了來自警方的猛烈攻擊,警方的存在可能會使事態升級。
國際地緣政治衝突
不僅僅是澳洲國內,在國際舞台上,澳洲也將自己捲入了整個地緣政治衝突之中。
從五眼聯盟(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和美國)到澳美英達成的 AUKUS 協議,一個看似遠離紛爭的國家,實際一直身在其中。
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2022-23年澳大利亞軍費開支在全球排名第13位,為323億美元(490億澳元),約佔GDP的1.9%。
2019 年至 2023 年,澳大利亞也是全球前 20 大武器出口國之一。
阿爾巴尼斯政府堅稱,澳大利亞過去五年沒有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或彈藥。
但是從政府議員處了解到,今年6 月份,澳大利亞政府表示,自去年 10 月加沙戰爭爆發以來,已批准了 8 項向以色列出口國防相關設備的許可。
政府澄清說,大多數物品將被送往以色列進行維修,然後運回澳大利亞國防和執法部門使用。(不知道各位看官信不信)
最後我們簡單看一下,俄烏戰爭以來,為烏克蘭提供武器支援的國家,當然澳洲也在其中。
結語
在國際政治的競技場上,澳大利亞傾向於與美國保持緊密的聯盟關係,正如我們先前的文章《毫無尊嚴!澳大利亞,完全聽命於美國?》所探討的,雖然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並不認同基廷的觀點(即澳大利亞正淪為美國的第五十一個州),並堅決維護其政府的政策選擇,但是這或許反映了某種無奈的現實。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