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outh Melbourne一片寧靜的角落,幾個月來,路人們不斷在紅黑大門旁放下鮮花、手寫的便條和水瓶。
這座位於Raglan Street的建築是澳大利亞最古老、持續運營的華人寺廟——See Yup Temple(四邑關帝廟)。
然而,這些善意的舉動和供奉並不是獻給寺廟內的神靈或祖先牌位,而是獻給那些自2月以來一直在現場維護和修復的志願者們。
(在副教授Nicole Tse和歷史學家Dr. Sophie Couchman的指導下,文物保護專業的學生們正在修復受火災損毀的物品。)
維州歷史遺產名錄中的華人寺廟四邑關帝廟,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卻在2024年2月的一個周六晚上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
當時正值華人社區歡慶農曆龍年新年之際,整個新年慶祝活動將持續15天,而火災發生時正是新年慶祝的第一周。
這場火災從寺廟底層開始,迅速蔓延至上層,當時消防員用了兩個半小時才完全撲滅了大火,
所幸火焰向上蔓延,沒有橫向擴展,位於中央的神像和成千上萬塊祖先牌位都奇迹般地未受損傷。
四邑關帝廟由墨爾本四邑會館所有,該會館成立於1856年,是墨爾本華人社區的重要文化中心。
這座寺廟由建築師George Wharton設計,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最古老、持續運營的華人寺廟。
四邑會館主席Michael Lam回憶說:「火勢剛起時,我們都非常緊張,寺廟的木製結構和古老的油漆非常易燃。
但火焰沒有像我們擔心的那樣向四周蔓延,而是直衝天花板。儘管火災來勢兇猛,但火災中沒有任何神像受到損傷,我不知道你是否迷信,但親眼看到這一幕,真的太神奇了。」
(Michael Lam(左)和寺廟管理員Hua Yan Chen檢查祖堂)
雖然神像和牌位免遭破壞,但歷史悠久的木板和寺廟的中央天窗卻在大火中嚴重受損。
考慮到19世紀油漆的成分,人們對火災后可能殘留的毒性也感到擔憂。
這場火災也引發了對寺廟保險問題的討論。由於寺廟投保不足,修復工作一度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
這筆資金將用於聘請項目經理和專家顧問,協助制定詳細的修復計劃,確保這座150年歷史的建築能夠在未來恢復往日的輝煌。
四邑關帝廟不僅僅是供奉神靈和祭拜祖先的地方,它還承載著墨爾本華人社區的重要歷史文化。
寺廟內的13,000塊祖先牌位中,許多可以追溯到淘金熱時期,每一塊牌位都代表著一位逝者的靈位。
此外,寺廟還珍藏著墨爾本歷史最悠久的節慶龍,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澳洲聯邦成立時期。
歷史學家Dr. Sophie Couchman對這座寺廟有著深入的研究。她說:「從1856年到現在,華人社區成員從未中斷過在這裏的祭祀活動。寺廟的土地一點一點地購置,華人社區為此募資,展現了當時極為強大的社區凝聚力。」
儘管火災帶來了巨大挑戰,但Lam和Couchman都希望能在2026年之前將寺廟修復至火災前的狀態。
雖然這意味著2025年1月的農曆新年祭拜活動將無法在寺廟內部進行,但四邑會館計劃在寺廟場地上搭建帳篷,讓信眾們繼續舉行祭祖儀式。
維州州長Jacinta Allan對此次重建計劃給予了大力支持。
她表示:「這不僅僅是修復一座建築,更是保護我們多元文化歷史中的重要一部分。See Yup Temple代表了澳洲華人社區在墨爾本紮根生存、繁榮發展的見證。」
Lam最後說道:「對於我們來說,這座寺廟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它代表著我們社區的根與靈魂。我們堅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它一定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繼續為未來幾代人傳承文化和歷史。」
這場火災並不是墨爾本近年來唯一的一次寺廟火災。
僅僅一年多之前,位於Springvale South的Bright Moon佛教寺廟在2023年2月也遭遇了嚴重火災,損毀嚴重。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