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專科刷醫保只夠一半診費!想生娃負擔尤為沉重

2024年09月27日 11:12

聯邦現在僅能覆蓋略高於一半的專科醫生診金,迫使人越來越多地自掏腰包,並推遲重要的治療,專家警告稱,聯邦Medicare的補助已變得「幾乎毫無意義」。

根據澳洲健康福利研究院(AIHW)的資料顯示,1月至3月間,Medicare對專科門診(不包括手術)的資助從20年前的72%降至52%,創下歷史新低。

七月份的比例略微回升至55%。然而,整體數據顯示Medicare對專科費用的貢獻呈現下降趨勢,原因是醫療服務提供者收費的增長快于Medicare福利的成長速度。

全澳專科婦產科醫師協會(NASOG)會長佩柯拉洛(Gino Pecoraro)表示,Medicare的補助並未跟上通貨膨脹,與獲得服務的實際費用相差太遠,無法讓必須購買醫療服務的病患感到安心。

准父母受到的影響尤其大,7月份聯邦Medicare僅夠報銷39%的產科費用,而2009年則為60%。

格拉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的健康計劃主任布里頓(Peter Breadon) 表示,專科醫師普遍短缺讓問題雪上加霜。他說:「這些費用也許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因為專科醫師的供應受到一些限制,而且沒有人監管他們的收費。患者真的很難知道後續的費用或評估醫療品質,尤其是在鄉村地區,在許多情況下幾乎沒有任何專科醫師。」

而言,自付專科費用一直是個問題,但根據格拉坦研究所的資料,自2012年起的十年間,實際費用平均增加超過50%。

AIHW的數字顯示,在2022-23年度,私人患者需自付23億的專科診療費用,其中患者付費最多的是婦產科、麻醉科、精神科、皮膚科和眼科。

這些費用是澳洲人獲得醫療照護的主要障礙,越來越多人因為生活費的問題而推遲就醫。

(ABS)的資料顯示,在2022-23年度,15歲以上的澳洲人中,超過10%因為費用問題而推遲看專科醫生,前一年則為8%。

(ABC)去年揭露,有些澳洲人為了看神經外科醫師等重要專科醫師,被迫等待超過六年。人們也被迫轉向眾籌或動用,以協助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