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喜愛的美食將瘋狂漲價?!更最糟糕的還在後頭….
據澳媒最新報道稱,受人喜愛的澳洲美食將瘋狂漲價,據說價格將在幾個月內飆升,但新的研究表明,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
農業貸款機構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巧克力產品的價格和縮水式通貨膨脹的情況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乃至明年繼續上升。
全球可可短缺導致可可庫存降至22年來的最低水平,這讓全球巧克力生產商面臨抉擇:是將生產成本轉嫁給喜愛巧克力的消費者,還是縮小產品尺寸?
在澳洲,受歡迎的巧克力產品已經開始漲價,本月早些時候,吉百利的12克巧克力Freddo和35克Caramello Koala的價格翻了一番,達到$2澳元。
該公司表示,這是這兩家公司10年來首次提價。
瑪氏還將其他一些產品的價格上調了15%。
但荷蘭合作銀行的最新報告稱,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到來。
西非的氣候問題——全球70%的可可來自西非——自2022-2023年可可季節以來一直在損害作物產量,目前已導致可可商品價格達到50年來的最高水平。
國際可可組織(ICCO)目前報告稱,2023-2024年全球可可產量將下降14.2%,預計短缺約46.2萬噸。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表示,儘管這個問題自2022年年中以來就已被注意到,但可可危機的主要影響仍在後頭,因為企業會提前一年對沖價格和供應合約。
「在未來幾個月和2025年,巧克力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這對已經在與長期結構性需求下降作鬥爭的巧克力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
RaboResearch分析師Paul Joules解釋了供應問題將如何影響超市貨架上的價格。
他說:「巧克力製造商正在努力應對飆升的可可成本,這反映在當地巧克力零售價格的上漲上。」
他補充說,黑巧克力等可可含量高的產品的消費者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價格上漲的衝擊。
但是超市裡巧克力的價格到底會漲到多高還有待觀察。
Joules指出,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已經顯示,包括巧克力在內的零食和糖果類商品的同比通脹率為4.6%。
「這是在2023年6月季度出現類似規模的同比增長之後,自2022年6月以來,這一數字總計增長了21%。”
Joules表示,增加的成本預計將降低需求,這可能會帶來「市場調整」和「穩定價格」。但他也指出,製造商也可能採用漲價以外的「策略」來應對可可成本的上漲。「雖然有效,但往往不受消費者歡迎。這包括『shrinkflation』,即在保持價格的同時縮小包裝尺寸,以及『skimpation』,即改變配方,使用更少的可可和更多的填充物。」
目前澳媒已聯繫吉百利、瑪氏、瑞士蓮、費列羅和雀巢,詢問這些巧克力巨頭計劃如何轉嫁供應成本。截至發稿時,只有雀巢做出了回應,稱不排除價格上漲的可能性。
雀巢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可可價格今年大幅上漲。可可成本是影響我們巧克力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我們並沒有轉嫁所有的成本上漲,但我們正在努力將價格保持在儘可能低的水平,以使我們的產品能夠負擔得起,同時繼續提供消費者熟悉和喜愛的高質量和美味的產品。」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at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