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澳洲首個!斥資$14億!順利投產
據澳媒最新報道稱,澳洲20多年來的首個鹽項目在Pilbara順利投產,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被認為是西澳北部的一次巨大成功,也是該州經濟多元化的努力。
周四,BCI Minerals開閘,開始向Mardie項目的前三個蒸發池注入海水,這標志著該項目朝著每年生產530萬噸高純度氯化鈉或工業鹽的$14億澳元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
由David Boshoff領導的公司在Pilbara舉行了慶祝儀式,西澳州長Roger Cook、聯邦資源部長Madeleine King和西澳礦業部長David Michael出席了儀式。
兩周前,位於Karratha西南80公里處泥灘和鹽灘之間的Mardie,從聯邦環境部長Tanya Plibersek那裡獲得了期待已久的環境批准,開始填充1號、2號和3號池塘。
庫克周四表示,這對BCI和西澳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是25年來第一個太陽能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項目,也是澳洲最大的。」
儘管從2022年的第一塊奠基,到如今這家上市公司的最重要項目,這段兩年的旅程遠非一帆風順,但BCI董事總經理Boshoff對Mardie的未來感到樂觀。
「來自北澳基礎設施基金(NAIF)和澳大利亞出口金融的財政支持是我們融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期待著繼續與政府密切合作,為澳洲提供一個偉大的、可持續的、負責任的項目。」
NAIF為BCI提供了$4.9億澳元的貸款。
King表示,該項目將在澳洲向凈零經濟過渡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她說:「鹽是工業製造業的關鍵投入,也是能源轉型的一部分,是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系統等清潔技術發展的關鍵礦物。」
「這不僅使我們的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引領我們自然資源的利用,而且還促進了該偏遠地區未來的經濟多樣性。」
值得一提的是,生產鹽所需的幾乎所有能源都來自風能和太陽能,這兩種能源在Pilbara都是豐富的資源。鹽來自一種近乎無限的資源:海洋,這一事實也提高了它的環境信譽。
目前,BCI正在展開競爭,爭取在27財年第二季度之前將第一批鹽裝船並運往承購客戶。
在前三個池塘填滿后,BCI將更新其地下水監測和管理計劃,重新提交給州和聯邦環境監管機構,開始填充剩餘的四到九個蒸發池。
整個Mardie項目已經進行了一半。
大約750名工人將參与建設,150名工人將負責採鹽作業。
Mardie將包括9個蒸發池、鹽結晶器和洗鹽廠、港口設施和配套基礎設施。
目前仍有計劃提取鉀肥作為採鹽過程的副產品,但在鹽業生產得到控制之前,這一計劃已被擱置。
一旦提取,鹽將運往Cape Point的裝船設施,貨物將裝載在定製的轉運船上,將農產品運送到一艘全面運營的貨船上。
這艘轉運船由總部位於Montreal的CSL建造,專門設計用於穿越較淺的沿海水域,以節省用卡車將數噸鹽運送到一個完整港口的成本。隨後,這些鹽被運往印尼,該產品的用途將涵蓋化學和工業應用。
西澳商人、Seven West Media董事長Kerry Stokes持有BCI 35%的股份,澳洲最大的超級基金AustralianSuper持有該公司31%的股份。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at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