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郊區學生教育:幾乎每個孩子都選擇私立學校
工作日早上 9 點,在珀斯富裕的 Peppermint Grove、Cottesloe、Nedlands 和 Mosman Park 郊區,家長們送孩子上學時,蜿蜒的保時捷 Macan、賓士 S500、寶馬、奧迪、高端特斯拉和偶爾出現的豐田凱美瑞在當地學校周圍穿梭。
長老會女子學院、基督教堂文法學校、蘇格蘭學院和衛理公會女子學院是知名的高端學校,家長們願意每年支付超過 32,000 美元的學費,還不包括校服、教科書、技術、遊覽和管理費等額外費用。
私立學校教育對 Peppermint Grove 的居民來說非常重要,幾乎每 10 個孩子中就有 9 個就讀私立學校。這是澳大利亞最高的比率。
在悉尼的豪華區伍拉赫拉,私立學校的入學率為每 10 名學生中就有 7 名。
附近的韋弗利,從山上往下到邦迪海灘,私立學校的入學率為 61%。這與全國私立學校 16% 的平均水平相反,而公立學校為 64%,天主教學校為 20%。
這些郊區的家長不會談論將孩子送往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的決定;決定是要送孩子去哪所私立學校。
這些澳大利亞首都城市的內城區富裕郊區正在改變學校教育的形態。這些地區的教育部門或多或少放棄了公立學校的提供,系統性的天主教學校也很少見。
在悉尼東郊,內城區達令赫斯特和 Anzac Parade 以東之間大約有 33 所私立高中。悉尼只有三所綜合性公立學校,外加兩所吸引來自悉尼各地學生的精英高中和三所系統性天主教高中。
《AFR Weekend》對澳大利亞統計局數據的分析顯示,儘管低成本私立學校正在推動長達十年的私立教育轉型,但私立學校學生人數最多的卻是最富裕的郊區。
根據一項分析,澳大利亞有近 100 所私立學校,其家庭年收入中位數超過 26 萬美元。
近年來,私立學校的入學人數已如洪水般湧來。在截至 2023 年的十年間,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人數從 521,436 人增加到 666,581 人,增幅達 28%。
澳大利亞是經合組織中私有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英國,只有 6% 的兒童上私立學校,在加拿大這一比例為 7.5%,在美國這一比例為 11%。
ABS 數據顯示,2023 年獨立學校的入學率增長了 3.9%,天主教學校的入學率增長了 1.4%,公立學校的入學率增長了 0.3%。
無論是低、中還是高學費,不同經濟狀況的家長都明確選擇讓孩子上私立學校。
問題是,為什麼?金融服務集團 Futurity 的研究發現,影響家長選擇學校的五大因素是地點、聲譽、費用、教師質量和學生福祉。
選擇特定學校的五大障礙是費用、公立學校的分區、不切實際的地點、交通和物流以及候補名單。
「總體而言,五分之三的家長(58%)對孩子的學校非常滿意或滿意,而只有 9% 的家長不滿意。 Futurity 的一份報告《教育成本》指出,「教師質量在家長對孩子所在學校的滿意度(51%)中起著最大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就讀於私立學校(68%)和天主教學校(67%)的家長最有可能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極度或非常滿意,而公立學校的家長只有 54%。
私立學校是所謂的凡勃倫效應的一個明顯例子——這是一種經濟概念,指的是對消費而言,高成本與高質量相關。事實上,研究表明,選擇學校是定位的一個因素。
社區普遍認為私立學校的學業成績更好,這是可以理解的。12 年級 ATAR 成績就是明證。但真的是這樣嗎?
專家,例如堪培拉教師兼評論員湯姆·格林威爾 (Tom Greenwell) 指出,從原始數據(ATAR 超過 90 的學生人數)來看,私立學校的表現確實優於公立和天主教學校。
「私立學校利用其資源優勢吸引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他說。
然而,儘管私立學校的資源是公立和天主教學校的兩到三倍,但格林威爾表示,私立學校往往無法顯著提高學生的整體教育成就。
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MySchool 網站上公開的信息很少被家長用來指導他們的決策過程,該網站通過財富狀況、員工人數、財務狀況、NAPLAN 分數、學生進步等概述了學生概況。
其中包含的信息很有啟發性。以堪培拉最知名、也是最昂貴的私立學校堪培拉文法學校為例。CGS 對高中生收取 30,000 美元的費用,如果包括政府補貼,每個孩子的資助金額將遠遠超過 36,000 美元。附近堪培拉高中的學生總共獲得 17,834 美元的政府資助。
毫無疑問,堪培拉文法學校每年獲得 ATAR 超過 90 分的學生比例更高,但查看其 NAPLAN 數據會發現一個更微妙的畫面。
7-9 年級,CGS 的學生在閱讀、寫作和算術方面的表現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在寫作和算術方面僅略優於來自相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在閱讀方面並不比公立學校和天主教學校的同齡人好。
當然,也有一些收費高昂的私立學校的學業成績優異。悉尼文法學校位於中央商務區的中心地帶,與其他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相比,該校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現優異。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一點通自行轉載自1688澳洲新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