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讓人意外了
這是一幅畫於1889年的油畫。
你能想到嗎,畫中人物所在的地點就是現在的Box Hill!
圖為三十年代的Canterbury Road
圖為四五十年代Station Street和Whitehorse Road的交口
一百多年前,Box Hill還是叢林密布、荒草叢生的荒郊野嶺。
而如今,這裏已經成為了繁華又熱鬧的「維州第二城」、「墨爾本第二CBD」。
同時也是名副其實的「宇宙第一華人區」。
在Box Hill,46.6%的人口有華裔血統,而全州的平均水平為6.6%。
Box Hill非常適合華人生活
上海出生的太極大師Wendy Jiang Hui已經在Box Hill住了大約20年。
十多年前她經歷了一次健康危機后,開始教大家通過練太極保持健康。
這個月,她在Box Hill Town Hall舉辦了一場中秋盛會,帶領數十位身穿紅白相間太極裝的學生在台上表演。
她說:「我覺得Box Hill對於亞洲人來說越來越舒適了。」
「這裡有火車、有巴士、有電車,應有盡有。」
Tina Liu是Whitehorse的前市長兼企業主。
她兒時跟隨家人從中國台灣移居到Box Hill,當時她們一家還是社區里唯一的亞裔家庭。
圖為Tina Liu
如今仍然住在Box Hill的Liu說:「這裏的人非常友好。」
「這是一個美好的社區。」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也是各種文化的融匯地。生活非常便利。」
「這裏以美食天堂著稱,尤其是一些亞洲美食。」
Box Hill的工黨議員Paul Hamer說,這個地區非常特別。
「我喜歡這裏的人文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活動多樣性。」
「人們希望能夠獲得便捷的醫療、教育和交通服務,而在Box Hill,這一切都有。」
Whitehors亞洲企業協會的副會長Richard Shi表示,中國移民選擇Box Hill是因為它的便利性和舒適性。
「在這裏,你只會說中文也能過得很好。」
「所有的服務——銀行,律師、會計師等專業服務人員,他們都說中文。」
圖為Richard Shi
Box Hill第一家華人企業是洗衣店
生活便利也是Shi的父母在他7歲時從中國移民到這裏的原因。
不過當時的Box Hill「非常不同」。
「那時,這裏只有一家很小的中式外賣店,幾個中式肉鋪。」
「但現在你可以看到,很多商家的服務都針對華人或華人留學生。」
據Box Hill歷史學會說,Box Hill的第一家華人商鋪是1923年開在Station Street的一家洗衣店。
五十年代的St. Andrew』s Church和White Horse雕塑
第一家中餐館則是在1957年開業。
1990年的Box Hil Central
1960年的Box Hill汽車站
Box Hill這個名字居然來自一頂帽子
歷史學會的秘書Helen Harris表示,Box Hill這個名字可能是從帽子里抽出來的。
1956年的Box Hill醫院
「當時Box Hill要設立一個郵局,郵政部門需要一個名字,」Harris說。
「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建議,並寫在紙上扔進帽子里,最終抽出了這個名字……至於是誰提出來的名字,目前還不確定。」
圖為1947年Whitehorse Road的Coles
Harris說,五十年代,當地Council決定將果園分割,並將Box Hill作為一個開發中心,這為Box Hill如今的繁華髮揮了關鍵作用。
1953年的Box Hill
圖為五十年代人們在Box Hill著名的游泳池Surrey Dive游泳
居民擔心
這一決定的影響今天仍然存在,一些居民擔心過度開發會侵蝕這裏的特色和綠地空間。
如今的Box Hill是CBD之外,摩天大樓最多的地方。
Victoria University的建築環境高級講師Mengbi Li博士表示,Box Hill之所以高樓林立,不單單是因為這裡有很多來自上海、北京和廣東等城市、習慣了住公寓的中國移民。
「高比例的中國人口可能是高層公寓多的一個因素,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Box Hill靠近墨爾本CBD,有完善醫療、教育設施、交通基礎設施,還有大量的投資機會,這些都推動了Box Hill的發展。
Li認為,Box Hill現在有機會在建築上多樣化,擺脫單一的高層建築。
「在實際操作中,除了密度之外,還有很多可以提供的東西。」
然而,Box Hill蓬勃發展的趨勢還將持續。
維州政府耗資345億澳元的郊區鐵路環線項目將再次改變Box Hill的面貌。
這條鐵路將連接Box Hill和Cheltenham站。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維州政府為每個地方政府區設定了住房目標。
Box Hill所在的Whitehorse被要求到2051年將住宅數量增加一倍,即新增79,000套。
圖為Howard Street
一些居民擔心,醫療和教育設施將無法跟上需求的增長,並且該地區的特色將被改變。
在Box Hill住了47年的居民Heidi Krejcar表示,她並不反對開發。
如果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她很高興看到當地人口的增長。
「我說的基礎設施,不是指從Cheltenham到Box Hill的火車。我說的是學校、託兒所、幼兒園、醫院和救護系統、以及道路。
「但現在,道路面臨壓力、學校投資不足、綠地急劇減少,這對我來說就是糟糕規劃的信號。」
Krejcar還抨擊基礎設施的開發剝奪了該地區的綠地,包括Box Hill Gardens的一部分。
但議員Hamer表示,SRL項目的反饋非常積極。
「人們希望在看到這裏增加交通基礎設施。他們知道這裏很擁擠,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提供更好的交通。」
Shi說,亞洲企業希望SRL工程能夠順利進行。
「從華人社區的思維來看,我認為……我們已經習慣了開發。」
「每個人都不希望看到工程停下,因為坑已經挖好了,不要停下,至少完成一部分,不要浪費錢。」
等到工程完工之後,Box Hill的居民勢必還會更多。
到時候,不知道Box Hill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