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墨爾本向頑疾宣戰!世界首次
開始招募 124 名澳人
參加世界首創的「癲癇治療」試驗
墨爾本將開始世界首創實驗
十多年前,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稱為硒酸鈉的藥物,最初用途用於治療癌症。
而現在,科學家們要看看,這種藥物是否能在治療人類癲癇方面,取得與動物模型研究相同的結果。
「癲癇症」
影響超過 150,000 名澳人,其中有1/3需要服藥控制病情。
Alfred Health 研究副主任兼 Alfred Brain 項目主任莫納什神經科學學院的 Terry O’Brien,?將癲癇描述為最常見的嚴重致殘性腦部疾病之一。
他說,這對個人及其家庭以及國家衛生預算來說都是代價高昂的,估計每年的費用為 123 億澳元。
治療和控制這種疾病的成本很高,而目前已經對這種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而直到現在,但還沒有開發出一種單一的療法,能預防癲癇的發展,也沒有在確定后減輕其嚴重程度。
Monash Neuroscience 的 Lucy Vivash 將領導該試驗,她認為,硒酸鈉的潛在治療方法,大概率上說,會在人體試驗中有效。
「目前,我們掌握的數據表明,臨床前研究中的一部分動物完全停止了癲癇發作,其餘的癲癇發作更少、嚴重性也降低。」她說。
該藥物通過改變大腦中一種叫做 tau 的蛋白質的積累而起作用,
這種蛋白質已被證明會促進神經退行性腦部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中的腦細胞損傷。
「我們懷疑減少有毒形式 tau 的量,可以減輕疾病癥狀、並預防持續的癥狀。
這可能有療效。」Vivash 博士說。
該研究將從包括墨爾本在內的九個城市
招募耐藥性癲癇患者
他們將接受為期六個月的治療
領導臨床前研究的 Pablo Casillas-Espinosa 說,目前的療法僅針對癥狀。
Casillas-Espinosa 博士說:「因此,當患者停止或錯過服藥時,他們可能會癲癇發作,就好像他們沒有接受治療一樣,而且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1/3的患者對任何治療都沒有反應。」
「我們希望對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積極影響。」
(兒童在球場上突然癲癇發作)
Vivash 博士將與 Casillas-Espinosa 博士和 O』Brien 教授合作開展該試驗,他表示該療法對於所有類型的癲癇症都非常有希望。
上周,Casillas-Espinosa 博士和他的團隊在 eLife 雜誌上發表了臨床前研究結果,他們報告說,
在動物模型中
硒酸鈉有望成為「第一種」治療癲癇的
「醫學緩解療法」
研究人員現已獲得 300 萬澳元的醫學研究基金,將於 10 月開始試驗。
「革命性的」
如果每天一顆藥丸可以阻止她的癲癇發作,這會改變46 歲墨爾本媽媽 Danielle Heaven 的生活。
她說,她的癲癇發作始於嬰兒時期,一直到她結婚生子后,現在仍然影響著她的生活。
(Danielle Heaven和孩子)
Heaven患有「耐藥性癲癇」,現在服用三種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病情。但事實是,服用多種藥物常常讓她感到疲倦,並導致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問題。
這也意味著,她因癲癇突然意外死亡的風險增加;因為這個原因,她去年接受了神經外科手術,植入了迷走神經刺激器。
這個神經刺激器會向大腦發送信息,讓她在癲癇發作的時候冷靜下來。
「即使癥狀不嚴重,癲癇病也一直存在;它會影響人生決定,甚至會影響懷孕,因為你有可能將癲癇病傳染給你的孩子。」她說。
(Danielle Heaven和孩子)
Heaven說,癲癇病也存在恐懼和恥辱感,每一兩年,她都必須增加藥物劑量,但癲癇發作仍然會發生。
「直到一兩年前,當我參加一些研究時,我才知道我對藥物有耐藥性。這意味著一旦你嘗試了兩種或三種藥物都沒有成功,你的癲癇發作就很難得到控制。」
「直到現在,還沒有治愈的希望,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這次Monash大學和 The Alfred的研究是革命性的。」
結語
醫學界每次在宣戰頑疾路上實現的突破,都是鼓舞人心的。希望更多的新研究成果和新的治療方法,能夠儘快應用到臨床,造福民眾。
(來源:太陽先鋒報)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