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澳洲全球前20大學官宣:關停!不要留學生,所有專業均將不能申請

近期最罕見的新聞來啦!

對於留學生來說,一直是最熱門的選擇之一。

但是,近期,前四,世界前20的它,竟然官宣:「不要」留學生了!

真事兒!

24小時內,澳洲QS排名世界第19的(UNSW)宣布:即將關閉2025年所有三個入學季的申請,這一決定並非針對明年的第一個學期,注意,而是全年的所有入學機會。

且只針對留學生!

至關重要的是,申請的截止日期定在了10月16日。

換句話說,錯過了下!周!

2025年你就別想去這所世界前20大學了

所有本科+碩士(除MBA)專業都不能!

這一突然的變化,毫無疑問,是由於澳大利亞政府最近提議修改管理國際學生教育服務的立法。

新立法旨在限制可以註冊和/或開始參加高等教育機構課程的國際學生人數。為了應對這一變化,UNSW正在調整其申請流程。

從2024年11月4日星期一開始的一周內,申請將繼續被接受和評估,但錄取通知將只在有空位的項目中發放。

UNSW保留隨時撤回錄取通知的權利,因此建議大家儘快行動。

申請將在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下午4點(澳大利亞東部夏令時間)停止。

新規定也觸發了大家的熱議:

如今,這一影響正在持續升級!

部分停止招生、關閉學院、取消offer,而它們都是澳洲非常知名的學府…

我們一起來看看…

UTS學院宣布停止招生

近日,學院(UTS College)發布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宣布暫時停止發放新生錄取通知書和錄取研究生證書。

這一決定無疑給即將申請或正在申請該校的國際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9月5日,悉尼科技大學學院曾就和學院擬議的國際學生限額問題向相關人士發送了郵件。

郵件中,學院明確表示,由於新政的影響,他們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即暫時停止發放錄取通知書和錄取研究生證書給新生。

學院對此表示理解,這一消息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失望,並衷心感謝大家在這一變化過程中的耐心和理解。

然而,這一決定並非針對所有課程。學院特別指出,他們的學術英語課程、UTS預科課程和TNE課程,以及UTS學院斯里蘭卡校區並不受此次政府調整的影響。

這意味著,對於希望在這些領域深造的學生來說,仍然有機會申請併入學。

儘管如此,這一變化仍然給即將申請2025年入學的國際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近期,由於新政的出台,很多學校和專業都突然通知提前關閉申請或已滿位。

這使得原本就競爭激烈的留學市場變得更加緊張。

對於還沒有申請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必須爭分奪秒,儘快完成申請流程,以免錯過入學的機會。

而對於已經收到offer的學生來說,他們則需要儘快做出決定,接受offer並準備入學事宜。

UNSW熱門項目學院也停了!

除此之外,新南大學也有幾個項目停止招生了。

包括以下:商科國際大一文憑(所有入學時間)計算機科學國際大一文憑(所有入學時間)工程學國際大一文憑(僅5月入學)媒體與傳播國際大一文憑(僅5月入學)理科國際大一文憑(僅5月入學)標準預科課程(僅8月入學)標準Plus預科課程(僅5月入學)四個月過渡課程(所有入學時間)碩士預科課程(1月和5月入學)

此前,新南威爾士大學發布了限招政策。

澳大利亞教育部長提議將2025年留學生的總額限制設定為27萬人。

消息剛一發布,澳洲各大高校就已開始採取行動,尤其是悉尼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

兩所大學已紛紛向學生和代理機構發送郵件,告知課程已滿位,部分申請通道已關閉。

悉尼大學撤回無條件錄取offer!

近日,悉尼大學向部分已經獲得無條件錄取通知書的國際學生髮送了令人意外的郵件——他們的錄取通知被撤回,並被列入候補名單。

這一變動的原因在於,悉尼大學2025年第一學期的留學生名額已經達到了上限。

對於眾多學生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他們原本已經收到了學校的無條件錄取通知,滿心歡喜地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留學生活,卻突然被告知錄取資格被取消,心情無疑跌入了谷底。

悉尼大學的這一決定,反映了當前市場的激烈競爭態勢。

自從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后,澳洲多所大學的排名大幅提升,吸引了眾多國際學生的目光。

這使得澳洲成為了留學熱門目的地之一,申請人數激增。

然而,學校的招生名額有限,面對如此龐大的申請群體,學校不得不開始更加嚴格地篩選學生,以確保錄取質量。

對於想要申請悉尼大學或其他的學生而言,這一變化無疑增加了申請的難度。

對此,小紅書也有網友分享了這一消息:

而其他網友則表示:

新南威爾士UNSW宣布限招政策!

近日,澳大利亞教育部長提議將2025年留學生的總額限制設定為27萬人,這一消息在澳洲教育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留學生人數上限,澳大利亞各大高校紛紛開始採取行動,其中,悉尼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尤為積極。

據悉,這兩所大學已經向學生和代理機構發送了郵件,明確告知部分課程已滿位,申請通道已經關閉。

這一舉措無疑給即將申請或正在申請這兩所大學的留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南威爾士大學在近日接連出台了兩項重大政策,進一步限制了國際學生的入學途徑。

首先,該校宣布關閉所有預科課程文憑課程和碩士預備課程的申請,這意味著那些希望通過這些途徑進入新南威爾士大學學習的留學生將失去機會。

其次,該校還發布了免責條款,明確表示在應對國際學生上限的過程中,學校保留撤回已發放的錄取通知書、拒絕已接受錄取的學生進行註冊入學以及拒絕新生入學並開始課程學習的權利。

這一消息無疑給留學生們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新南威爾士大學在官網上的最新聲明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政策。

聲明指出,由於CAP政策(留學生人數上限政策)的影響,學校將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

因此,學生們需要密切關注學校的動態,以免錯過任何重要的信息。

與此同時,悉尼大學也受到了CAP政策的影響。

部分專業已經出現提前滿位的情況,學校已經調整了接受錄取的截止日期或者撤回了無條件錄取。

此外,類似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增設T3C開學季並向符合條件的學生髮送郵件通知的情況也在悉尼大學出現。

這些通知大部分只發給學生,不發給代理機構,因此留學生們需要每天查收郵件,包括垃圾箱郵件,以確保不會錯過任何重要的信息。

面對這一形勢,留學生們需要更加謹慎地規劃自己的留學之路。

首先,建議留學生們及時準備語言考試,儘早考完並佔位。這樣可以增加自己被心儀學校錄取的機會。

其次,如果語言成績不夠理想,留學生們也可以儘早進行語言降級或豁免申訴,以爭取更多的機會。

對此,有網友也分享了這個消息。

而其他網友則評論稱:

關閉學院

「一睜眼,自己學院沒了」

2024年10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搞了一件大事,宣布對其學術機構進行大規模重組。這一決定是對疫情后持續的財務危機作出的應對措施,旨在削減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成為一個「規模較小但更可持續」的大學。

然而,這一決策也引發了校內外廣泛討論和質疑,特別是在學生群體中,部分人認為學術資源的整合可能影響學校的傳統優勢。

疫情后財務危機未解,重組迫在眉睫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ANU一直面臨嚴峻的財務困難。

根據官方聲明,ANU預計2024年將面臨高達2億的財政赤字,而2020年至2023年間的累計財政赤字已達到4億澳元。

雖然校方制定了財務規劃,但指出目前的經營狀況依然不可持續,亟需外部干預。為此,ANU決定採取重組學院結構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日益嚴重的財政問題,並計劃在2025年1月1日正式啟動重組。

ANU校長Genevieve Bell教授表示:「重新調整是ANU為適應不斷變化的運營條件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之一。學校已經成立了一個支出工作組,正在尋找節省建築物、差旅、軟體許可和採購的方法。」

這一聲明意味著,ANU將全方位減少支出,其中包括減少1.5億澳元的開支和1億澳元的薪資支出,以在今年削減運營成本2.5億澳元。

財政計劃的調整以及政府政策的壓力也是促使ANU大規模重組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報道,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從2024年起對所有大學招收的國際學生人數設置了上限,ANU每年的國際學生總數不得超過3500人。

對於以招收國際學生作為收入來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澳大利亞高校而言,這一政策無疑加劇了資金壓力,進一步導致ANU需要對自身的資源配置進行重新考量。

學院結構重組細節

根據ANU發布的重組計劃,目前的7個學院將減少至6個。

(圖片來源:ANU官網)

現有的42個Schools、Centres和Institutes將被保留,其中5個Schools、2個Centres和1個Institute將被轉移到新的學院。

(圖片來源:ANU官網)

另有三個學院更名。

(圖片來源:ANU官網)

具體來說,以下是本次學院調整的主要內容:1.健康與醫學學院(CHM)解散:ANU College of Health and Medicine將被取消,並降級合併入理學院,形成一個新的AN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Medicine(CSM),包括約翰·柯廷醫學研究所和醫學與心理學學院。

2.理學院更名:原ANU College of Science將更名為ANU College of Science and Medicine,以反映其新增的醫學相關學科。這一決定也引發了學生和教師對學術機構整合后,原有專業特色可能被稀釋的擔憂。

3.法學院重組並更名:ANU College of Law將更名為ANU College of Law, Governance and Policy(法學院、治理與政策學院)。重組后的學院將包括法學院、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規制與全球治理學院及國家流行病學與人口健康中心。

4.工程、計算與控制論學院(CECC)更名為系統與社會學院(CSS):AN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omputing and Cybernetics將更名為ANU College of Systems and Society,並將包括芬納環境與社會學院、數學科學研究所和科學公共意識中心。這一更名的舉措也引發了關於工程學科地位下降的討論。

此外,ANU的亞洲與太平洋學院(CAP)將保持原狀,但重組內部的學科設置以應對資源的優化配置。

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CASS)與商業與經濟學院(CBE)則保持不變,無任何重大調整計劃。

這一選擇表明校方在重組的過程中仍保留了一定的學術多樣性,以便在削減開支的同時盡量減少對核心學術優勢的削弱。

(圖片來源:The Canberra Times)

重組引發的社會反響

這一系列舉措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小紅書網友們對ANU學院的整合表示出不同的看法,評論中既有對現狀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發展的擔憂。

(圖片來源:小紅書賬號:專業藕片打孔機)

網友評論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學院重組屬實震驚與無奈,有的學院被撤銷,有的被合併,自己所在的學科也被整合到其他學院,現在只能以一種「半退休」的狀態看著這一切發生,真的是無能為力,只能看戲了。

一位網友提到:「疫情時候就開始裁員,現在psychology院沒有了,science也合併了。」他調侃道,也許ANU最終會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學院:「直接快進到大一統全校改名college of anu好了。」這樣的觀點反映出部分學生對學校逐步縮減學術機構的失望情緒,認為ANU的獨立學科特色逐漸被消減。

有網友質疑重組是否能帶來經濟上的改善。網友「鐵可諾」評論道:「這樣說cecc會變得更有錢嗎,因為合併了其他系。」對此,另一位網友則回應,指出合併后的學院中,除了數學系外,其他學科都沒有多少資金支持。

此外,對於工程學院更名為「系統與社會學院」這一舉措,網友「糯冷的數字3」質疑道:「engineering是怎麼和society聯繫到一起的,這學院劃分的也太抽象了。」這一評論反映出部分學生和校友對學院重組後學術方向和重點可能變得模糊不清的憂慮。

對於解決財務問題的途徑,部分網友提出了增加國際學生招生的建議。網友「密密麻麻」提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開一年碩士招中國學生。這種擴招勢必會降低『教學質量』,但是教學質量對中國學生來說不是最需要關注的,最重要的是一年制和便宜還有夠用的排名。」

然而,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澳大利亞政府從明年起對所有大學招收的國際學生人數設置上限,ANU每年的國際學生總數不得超過3500人。

同時,網友「蓮蓉蛋黃月餅」提到:「教職員工的數量是和學生數量有關的,研究人員的數量也是和每年收到的research grant有關的,都設有ratio作為衡量指標的。

簡單來說就是ANU招不到學生了,無論是domestic還是international,也吸引不到資金充足的researcher了,所以裁員重組很正常。」這一觀點從資源配比的角度解釋了此次重組的必然性。

ANU的未來:收縮還是重塑?

本次重組不僅是ANU為了應對當前財務壓力採取的應急措施,也體現了學校對未來發展的全新定位。在未來的運營中,ANU將進一步削減支出,努力轉型為「規模較小但更可持續」的學術機構。

然而,網友們對於ANU的前景普遍持悲觀態度。有人評論道:「軟科已經跌出100了,這意味著以軟科為標準的選調和落戶,澳國立已經不被認可了。」而這對於以往將ANU作為升學和移民重要考慮的國際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儘管ANU的校方決策者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來重新振作,但這次大規模重組是否真的能緩解財務壓力,或是改善學校的運營情況,依然有待觀察。

正如網友們所言,學科的合併和重組或許帶來了暫時的財務解脫,但失去的是學術特色和優勢,這將是ANU在未來需要面對的長期挑戰。

大家,留學請趁早啊…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一點通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