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的找工作經歷
大家好,我是栗子。
現居澳洲的90年寶媽。
分享澳洲生活,職場,育兒,自我提升。
從17年來澳洲打工度假到現在定居澳洲,我在澳洲生活了四年半,紐西蘭生活了兩年半。七年中,第一年打工度假我嘗試了禮品店店員、包壽司、餐廳服務員、咖啡店店員這些工作。之後在紐西蘭和澳洲兩次認真地找和自己國內工作經驗相關的供應鏈辦公室工作,並成功地找到了適合的工作。
紐西蘭和澳洲的找工作習慣,並無區別,投簡歷用的平台也一樣。此篇文章我會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澳洲找工作經歷和經驗總結。
背包客找工
作為背包客,或者學生兼職,來澳洲找服務業工作,我建議在來澳之前多做攻略,最好提前學一點技能,並盡量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畢竟,在英語國家工作,英語再好都不為過。
關於打工實用技能的準備,例如,當時我有興趣做咖啡師就在抵達墨爾本后認真地報名學習並持續練習,面試的時候可以做一杯基本合格的咖啡,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就面試成功了。關於其他適合在澳洲打工的實用技能,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學學這些技能,澳洲打工不難!
落地澳洲后,我有在indeed,gumtree等網站搜索工作並投遞簡歷。但以我的經驗,像餐廳,咖啡店,酒店清潔等工作,最好是線下直接到前台問walkin投簡歷,並且盡量大胆且自信地多投遞。
各種華人社群也會有招聘廣告和工作推薦,雖然我本人沒有經驗,但應該也是找工的一條路。
勇闖澳洲職場
對於找正式的職場工作,我是在2018年抵達紐西蘭時,參加了奧克蘭為新移民開設的找工作技能培訓免費課程 New Kiwi Program。
我學習了按照當地習慣寫簡歷,澳新流行的求職簡歷一般是排版以簡介為主,開頭寫個人簡介,用兩三句話寫明自己的主要技能經驗和求職目的,然後羅列核心技能在簡歷前部分,接著是過往工作經驗,後面才是學歷和其他資質。另外注意,簡歷不要貼照片和寫年齡。
此外,我也學習了針對每份招聘廣告寫求職信cover letter,其中重點突出自己技能和招聘信息匹配。個人建議求職信盡量自己寫,少用人工智慧,這樣寫的會簡潔和真誠一點。
另一方面,在這個課程我學習和了解了當地的招聘習慣。找工作用的兩個主要網站是seek、linkedin,其中linkedin要多多去connect同行業的人,尤其是相關行業的招聘中介。除了這兩個平台的招聘廣告,還可以嘗試到心儀的大公司網站裏面的career頁面查看是否有和自己匹配的職位。
最後,這邊的公司員工內推很普遍。如果在當地有認識的人可以內推工作,一般成功率比較高。
我在投遞簡歷環節,會注意記錄自己投遞的崗位,留意電話和郵件。接到通知面試電話后,一開始避免不了緊張,後來發現保持禮貌簡單問好就好。電話里一般就簡單聊兩句約個面試時間,正式面試時才會問更多。面試之前,我會準備好自我介紹,和常見的面試問題,例如行為面試問題,用STAR原則準備好回答(英語: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直譯:情景、任務、行動和結果),基本是和在中國一樣。最後,面試過程中盡量表現地自信大方總是會加分。
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的情況下,簡歷石沉大海很正常,我當年也是備受煎熬。但以我的經驗,堅持多投遞和自己技能高度匹配的職位,機會總是會突然出現。所以,在我看來,網上投簡歷找工作的重點是明確並凸顯自己的核心技能,精投技能匹配的職位或者特別嚮往的職位,海投相對浪費時間。
在澳洲,用人公司會更重視應聘人員的經驗和實際工作能力,學歷反而影響小一點。求職前可以自己給自己做一個評估,分析自己最有優勢的技能。
我正式入職過的三家公司都是西人公司,比較幸運的是我遇到的這些本地公司都比較人性化,請假等都是按規矩來。上班把活干好了,下班時間到了大家都準時下班,下班后即使是領導也絕不會輕易去打擾同事。在這邊上班躺平久了,確實感覺無法再回到國內去是適應高強度工作,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只是,對於喜歡生活工作平衡的我正適合。
最後重點提一下,找工作主動溝通永遠是有利於求職的。身邊的朋友就是在投了簡歷後會主動打電話過去交流,增加面試機會。像linkedin作為職場人的線上社區,在上面找同行或者前輩networking很普遍。主要就是線上發信息約coffee chat取經,如果對方不介意,還可以請對方在公司有開放職位的時候內推。我自己還沒有試過,但是一直認為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以後我如果求職遇到困境也會督促自己走出舒適區,嘗試networking 來拓寬自己的職業圈子。
在一個全新的國家求職並非易事,但一路走來,我只感到「萬事開頭難」這句老話格外貼切。我享受每次突破自我、不斷前行的過程,欣賞那個勇敢追逐理想生活的自己。
我是栗子,感恩遇見,歡迎關注和留言。
-END-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栗子在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