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伙10歲移民紐西蘭,深耕房地產,一年能做50套
我93年出生於福建,10歲隨父母移民紐西蘭,不過我適應能力很強,2年就基本可以跟當地人自由交流。
大學時選擇理工科類專業,因不喜歡,成績也剛剛及格,於是果斷轉專業,學習建築設計,輔修建築管理。
畢業后做過網管、售貨員,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有了做地產開發的想法,並且很快獲得投資。
現在有了自己的團隊,一年能做50套左右。
(這就是我)
我叫林傑,英文名Ace Lin,1993年出生於福建省福清市,家裡有一個大我一歲的哥哥。我們倆都很調皮,什麼都能玩到一塊,那時候總有用不完的精力。
有一次我們和表哥一起上山烤地瓜,突然不知哪家的大狗跑出來追我們,把我們都嚇壞了,撒腿就跑,但無奈雙腿難敵四腳。
眼看馬上要被追上,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我撿起一根樹枝揮舞著嚇唬那隻大狗,大狗竟然怯生生地轉頭跑了。
這件事讓我明白對於恐懼,有時候必須勇敢面對。
父母很重視我們的教育,經常給我們報補習班,但我不太喜歡學習,成績一直處於中等水平。
不過我喜歡畫畫,有段時間利用空閑時間畫一些男孩子的打鬥漫畫,與我的一個好朋友分享。結果從一開始只有他一個人看,到最後班裡的四五個同學都在看,而且每次上學還問我什麼時候更新下一集,這讓我的自信心提升了不少。
(我開發的房產)
我媽媽是一名老師,爸爸經營著一家養豬場。剛開始市場行情好,爸爸的事業也一路順風順水,賺了些錢。後來市場不景氣,生意開始走下坡路,於是爸媽在我四年級的時候決定全家移民紐西蘭。
由於年紀小,也沒有上語言學校,就直接上小學。彼時家裡沒有車,只能坐公交車上學,而公交車要一個小時才來一趟。
剛開始去學校,老師找了一個跟我們差不多大的華人小夥伴為我們做翻譯,但他有些調皮,老師的話他如實翻譯,同學跟我們說話他總是 「偷梁換柱」逗我們。
年幼的我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沒有朋友,語言也不通,不過還好,我適應力很強,加上年紀小,學語言有優勢,兩年後就能和當地人自由溝通了。
(鍛煉中的我)
由於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大學時選了個理工科的專業,學習一年後發現自己不喜歡這個專業,學習起來非常吃力,成績也只是剛剛及格,這種情況畢業后也很難找到工作。
第二年我就果斷轉專業了。紐西蘭藍領工人比白領掙錢多,於是我轉去學習建築設計,同時還輔修了建築管理。
畢業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和建築無關,而是當了一名網管。這家網吧在學校對面,上學時經常去那裡打遊戲,發現那裡招人,就去應聘,後來就在那幹了一年多。
在打工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自己想創業,不想用時間換取金錢,而希望用產品換取金錢。
我把打工賺的錢投資開了一家網吧,不過生意不怎麼好,很快就把錢賠光了。
後來,我先後去了咖啡館、櫥櫃廠、油漆店上班。
(當時開的網吧)
在油漆店上班時,經理有一處房產有開發潛力,而我正好有建築知識和管理方面的背景,他就讓我做這個項目的建築主管,幫他管理項目。
項目很成功,於是我就想著朝這個方向發展,但苦於沒有錢。
這時我想起做網吧時遇到的一個朋友,我把想法告訴他,他很支持,爽快地給了我第一筆投資。
錢是有了,但還是缺乏經驗,從選址、申請審批到施工有很多問題擺在面前,只能不停地問那些過來人,然後自己一步一步摸著石頭過河。事業剛剛起步時非常困難,建築開發的知識又不成熟,壓力很大,因為但凡一個小小的錯誤決策便會導致用很多資金來彌補,不僅浪費了金錢同時也浪費了時間。
(正在開發中的房產)
有一次,開發一個公共管道非常長的項目,光管道就有150多米。在紐西蘭一般很少人去碰這樣的項目,但是我初生牛犢不怕虎,就以這個理由去和土地屋主進行談判,到最後成功以一個不錯的價格購入。
接著才開始施工,還好一切都是在預料之中,而且當時處於房地產上升時期,賺了些錢,我又把錢投入到開發中。
就這樣慢慢地身邊的朋友們都想要一起做地產開發,我們成立了一個團隊,創立了一個公司叫做Ace Living。Ace代表第一,也是我的英文名字,Living代表生活。
公司發展到現在,一年能蓋50套左右的房子。
每個工作日,我都早起去每一個工地看一下進度,然後安排施工方、工期、開會、見不同的工種,有時間還會去看新的土地,看看是否有開發潛力。雖然工作忙碌但自由。
(休閑中的我)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一個咖啡廳喝咖啡,隔壁有一桌說話非常大聲,說地產開發商賺錢真的太容易了,隨隨便便一個項目,一年輕鬆賺個上百萬,只要有錢就可以做,自己什麼都不用管,躺著就能掙錢。
我聽到后感觸挺深的,人與人之間的認知怎麼能有那麼大的差別呢!
在我看來,做開發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開發一個項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還有時間,至少都需要兩三年。
市場好的時候,確實賺錢不少,但是同時也面臨了很大的風險。就抗壓這一塊,就已經難倒了很多人。
畢竟一個項目如果虧損,那可是幾百萬的事,而且土地也不是說買得越大越好,還要看土地上的管道設施,土地的平整度,分割成本,未來開發設計能做多少套。
很多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才能最終決定這個項目可不可以做。說句實話,我現在都還覺得自己處於學習階段。
(快完工的工地)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運營方式和運營手段,根本不是一個外行人花點時間就可以掌握的。這是為什麼在同樣的一個行業里,有些人做得好就賺很多,有些人做得不好就虧損了。
比如我們開一家餐廳,那為什麼有些餐廳生意好,有些餐廳生意不好呢?
這都是跟餐廳的位置,目標消費人群,做的菜好不好吃,服務好不好,各種因素都有關係。
這些都做得好,都達標,才能把餐廳做好,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創業是真的很不容易,相信有創業經歷的人都深有感觸。
而且一個成功的公司,要繼續保持一個好的發展,比創業還要難。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
為什麼有些房地產開發商做得風生水起,一年蓋的房子比一年多,而有些人做房地產做了幾個項目后就停下來了?
(建築工地)
大多數人在乎的是這一個項目能掙多少錢,非常看重項目的回報率,而忘記了怎麼做,才能保持一個上升的頻率。
首先自己的思維邏輯和目標一定要明確,有想法的人看重的是長期回報率。
這類人往往只要能確保該有的收益就夠了,他們在乎的是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在這個行業里保持一個長期的輸出效果。
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才能在這個行業里一直走下去。
很多人會因為市場波動,房子的價格沒達到自己的預期,就失去信心。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市場是沒有辦法控制的,太糾結一個項目的回報率會讓人忘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後續的發展。
就算在這個項目里賺了一大筆錢,可後續規劃要是跟不上,那也只算是坐了一趟快車。
(平整土地)
所以做項目不需要太看重當下的回報率,要看重長期的回報率。
一個公司在一個行業里做了10年、20年,保持一個長期輸出的狀態,怎麼樣都會比那些只做了兩三年,通過一個項目賺了很多錢的公司要更穩定,更有優勢。
畢竟長期獲得穩定收益的公司,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來達成更高的成就,這才能體現一個公司的價值。
一個公司更應該注重於如何進步,如何變得更專業,這個時候公司的舵手就非常重要了。
公司的策劃者和核心人員,都是長期維持一個公司的重要因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並且大家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這樣的公司才會越做越好。我很慶幸自己的團隊里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堅持健身的我)
我從去年開始做自媒體,現在快一年了,收穫了很多粉絲的喜愛。
不管是做房地產,還是做自媒體,都離不開一個核心點,那就是你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認知有多少。
最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我想的第一件事是在哪裡可以學到如何做自媒體。在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里,其實很多信息都可以通過網路進行吸收和學習。
其次一定要決定好自己的賽道,選一個自己擅長的並且是現在正在做的。
我選擇分享房地產信息,就是因為我比較了解這一塊,同時我也正在做。
然後慢慢學習一些輔助技能,比如拍攝、剪輯。剩下的就是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遲早會好起來的。
(自信的我)
任何一個事情想要成功,都離不開一個東西,那就是能量磁場。所謂的能量磁場就是個人散發的磁場,可以吸引別人來到你身邊。
當你的能力和認知都大於別人的時候,你的磁場就會吸引其他人來到你身邊。如果你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大,每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你的進步,你的成就,就會自然而然地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來到你身邊。
比如你在健身,身材可以肉眼可見地一個月比一個月好,同樣會吸引身材想要變好的人來到你身邊。
這個時代,創業者是最有力量的群體,他們需要懂市場懂團隊,建立一個強大的團隊來幫客戶解決問題,給社會解決問題,同時給員工打造好的就業平台。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久。
(健身前與健身後)
有粉絲會跟我說:「你給我一種非常自信的感覺,是如何做到自信的?」
我想說為什麼不自信呢?你平時都做什麼?你有什麼?你又能帶來什麼呢?
一大部分人不自信,因為他們沒有技術,不看書,不學習新知識,不控制飲食,不自律,不鍛煉,甚至不出門。
然後你跟我說你不自信,你當然不自信了,你什麼都沒有給自己創造,你甚至都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沒有一個值得自信的東西,你如何自信?
你看那些知名的運動員,他們對自己的專屬領域非常自信,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會每天按時報到,日復一日地訓練,日積月累達到自己的終極目標。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會盡所能做到最好,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一門技術。
這些人都是有紀律的,他們不會像大部分人給自己找借口說今天太累了就不去,或者說懶得去。
(休閑中的我)
作為個體,我們不能被這種自我情緒所帶動,因為它不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更加不會讓人成為一個成功人士。
你想要成功,想要自信,那你就不能帶自我情緒,就如健身,我們都不想去健身,有誰是真的想去健身房? 很少有人。
比如我自己,我會逼自己去健身房,而且去完以後每次我都會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因為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人生中你想要實現的任何東西,什麼都不要去想,屏蔽自我情緒,去做就對了。
最後,我想對所有想要創業,或者已經在創業的朋友們說,一定要堅持,要有信念,要相信自己是能行的,但是同時也別忘了人這一輩子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別停下來。
人生是一場長跑,你可以跑得慢,但是在特殊的年齡階段,不能停下腳步,還有就是努力,得到回報后,那勝利的果實真的很甜。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袋鼠國自行轉載自真實人物採訪,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