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澳頂尖學府更偏愛白人學生!光看名字就決定態度

2024年10月27日 12:00

當虛假電子郵件幾乎同時出現在部分頂尖大學數千名學者的收件箱中時,它們並沒有立即顯示出不同。

這些郵件的內容完全相同——一名准學生正在尋找博士生導師——但發件人的姓名和種族背景卻完全不同。但在得知真相后,學者對當時進行這項實驗的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了猛烈抨擊。

電子郵件發出約8年後,上個月發表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澳洲頂尖大學對非白人准學生存在偏見的「明顯證據」。

報告顯示,八校聯盟——包括、莫納什大學和,這些高校學者對名叫「Melissa」或「Thomas」學生的反應與對名叫「Omar」或「Rahul」的反應截然不同。

(圖片來源:《悉尼晨鋒報》)

研究發現,非白人名字的准學生不太可能收到回復的郵件,也更有可能收到拒絕的回復。而聽起來更像白人名字的准學生收到回復的機率要高7%,收到正面回復的機率也要高9%。

正面回復率差異最大的兩個名字是Melissa Smith和Rahul Kumar。作者發現,Melissa這個名字獲得的正面回復的幾率比Rahul高出12個百分點。

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 Leadership上的研究顯示了對非白人名字偏見的「明顯證據」,同時還存在輕微偏向女性的偏見。

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項研究中,84%的大學高級講師或更高級別的學者是白人,70%是男性。

(圖片來源:《悉尼晨鋒報》)

研究中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八校聯盟的約7000名學者,用清晰、簡潔、語法正確的英語寫成。信中稱該學生已在澳洲完成學業,且是從悉尼大學的電子郵件地址發送的。

這些學者之後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告知他們正在參与一項研究實驗。然而,許多學者對這種欺騙行為感到非常憤怒,並迅速反擊。

悉尼大學——研究人員當時就職於該校——收到了數百起投訴。研究的作者表示,他們失去了朋友,職業生涯也受到威脅。

悉尼大學在實驗進行前獲得了道德批准,完成了對研究過程的內部和外部審查。

Megan MacKenzie(圖片來源:《悉尼晨鋒報》)

現就職于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Megan MacKenzie就是其中一位研究人員,她說,她沒想到會有如此強烈的反響,這讓當時還是一名初級學者的她壓力很大。

對此,悉尼大學一名發言人證實,這項研究經過了嚴格的道德審查,期間沒有發現任何違規行為。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1688澳洲新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