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了!澳洲人最不願看到的證據來了,一覺醒來天塌了

2024年10月27日 12:19

往上倒幾代,

大家都一樣

一直以來,大家都調侃是「罪犯的流放地」,澳洲許多人都是罪犯的後代。

現在,實錘了!

本周,一位澳洲網友在Reddit上發帖說「昨天我剛發現,我是罪犯的後代」,

還附上了一張照片,看起來似乎是多年前報紙上的新聞報道。

內容是:《古老罪犯時代的倖存者去世,享年96歲》

最近,Henry Harrison在Inverell(北部一個城鎮)的Wellingrove村去世了,他曾是為數不多還健在的早期流放犯之一。

Harrison據說已經96歲了,大約78年前,他因為在Warwickshire郡犯下入室盜竊案被流放到澳洲,在Wellingrove生活了整整70年。當地的老人們評價他是個勤奮、真誠的人。

導致他被流放的入室盜竊,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犯罪。

他後來和一起生活了60多年,妻子是純正血統的原住民,大約35年前去世。

他有61個子孫後代,幾乎都生活在Inverell和Tingha地區。

妻子去世后,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們好好撫養長大。

晚年,他年老體弱幾乎無法自理,但他的後代們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人感動。

他最終被安葬在Wellingrove公墓,Muckoorima教會的A.W. Settchell主持了葬禮。

網友:咱們都一樣

發帖的博主說,以前他一直知道自己有原住民血統和瑞典血統(父親那邊),現在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是英國罪犯的後代。

很多網友都表示:害,這有啥的,往上倒三代,誰家還沒個罪犯祖先了。

「你以及我們數百萬都是,歡迎找到組織。」

「大多數澳洲人不都是嗎?除了移民。」

「是的,可以證實,我父親的祖先就是。」

「我爸曾經告訴我,『我們被趕出了英國,在這裏定居』,我還莫名覺得挺驕傲的。

所以,像99%的澳洲人一樣,我們是罪犯的後代,不過了解了我爸那邊的祖先之後,我一點都不奇怪。」

「幾周前發現我有兩個親戚是坐同一艘押送罪犯的船過來的。不過他們一個是我母親家那邊的,一個是我父親家那邊的。」

「我有大概25個罪犯祖先(我是人)。我已經數不清了。」

「我的曾曾曾曾曾祖父就是以流放犯的身份來這裏的,後來得到總督寬恕,去建設Hyde Park的兵營。」

罪犯、流放犯乍一聽似乎不像好人,但華人網友卻站在他們那邊,對他們很是同情。

因為很多人之所以被流放,並不是因為犯了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只不過是迫於生存壓力做了小偷小摸的事。

有些甚至連小偷小摸都沒有,單純就是政治原因被流放的:

外國網友也證實,確實是這樣。

「我母親家這邊,一個祖先為女兒偷了一位女士的裙子和一塊麵包,因此被流放到了塔州。」

「我的祖先是因為14歲那年偷了一匹馬被流放的。」

所以,大家並不覺得祖先是罪犯有什麼好羞恥的,甚至還有點點驕傲。

「那時候的流放體系及其殘忍。罪犯所面臨的艱難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令人難以置信。

從很多方面來說,是罪犯作為勞動力建立了這個國家,所以如果我的祖先是罪犯,我完全不覺得羞恥。」

「80年代這甚至成為自豪的根源,以至於很多人以此炫耀。

我非常開心地說,我們家的血脈可以追溯到澳洲第一批定居者。」

罪犯流放是現代澳洲的開端

英國將罪犯流放到澳洲的歷史始於1788年。

當時,英國工業革命的推進和城市化的加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如貧困、失業和犯罪率飆升,監獄也因此人滿為患。

而在此之前的1770年,庫克船長帶領船隊到達澳洲,宣布澳洲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新建立的殖民地需要通過大量移民的方式來鞏固英國對澳洲的所有權,英國的犯人又正好無處安置,因此,將犯人流放到澳洲成為了一個完美的一石二鳥之計。

1788年1月16日,第一批運送犯人的船隻抵達澳洲,並將上岸地點命名為「悉尼」。

這是澳洲成為一個國家的開端,這一天也因此成為了澳洲的國慶日。

流放一直持續到1868年。

在這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大約有16萬名英國和愛爾蘭的囚犯被流放至澳洲。

這些囚犯中的許多人在服刑期滿后留在了這裏,成為了歐洲定居者社會的一部分,對澳洲的開發和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嚴格來說,澳洲人並不都是罪犯的後代。

如果算的話,大概只有20%的澳洲人祖上是被流放過來的。

雖然數量確實不少,但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多,畢竟現在澳洲的移民都佔總人口的30%了。

這麼來看,現在的澳洲早已不是「罪犯的流放地」,而是移民的新家園。

來源:Reddit、小紅書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