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三大城市房價漲幅預計將達兩位數!數百城區公寓租金暴漲,一年飆升68%

01

澳洲三大城市房價上漲率預計達兩位數

澳新銀行(ANZ)發布了直至2026年的房價預測,預計澳洲三個城市的房價上升率將在今年年底前達到兩位數,領頭的是珀斯(漲了25%),其次是(增長15%)。

澳新銀行在《洞察報告》中稱:「截至目前,珀斯的房價年度上漲了18%,阿德萊德和布里斯班的房價上漲了10%以上。而墨爾本和霍巴特的表現疲軟,預計這兩個城市的房價將進一步下跌。」

「便宜房產的漲幅最大,布里斯班底部的四分位房產價格比2022年的峰值高出30%。相反,市場頂部四分位的房產價格仍低於疫情后的峰值,墨爾本最昂貴的房產則經歷了價格驟降。」

澳新銀行預測,直到2026年,所有首府城市的房價都將上漲,預計2024年漲幅為7.3%,2025年和2026年均為5.5%。

布里斯班的房價預計今年將上漲15.2%,並在2025年增長6.4%,2026年增長4.9%。

阿德萊德的情況類似,預計2024年上漲15.4%,2025年上漲5.7%,2026年上漲5%。

悉尼的房價也呈上升趨勢,預計2024年上漲4.2%,2025年上漲6%,2026年上漲6.6%。

珀斯預計在未來幾年繼續表現強勁,但房價增速將有所放緩。澳新銀行預計珀斯的房價今年年底前將上漲25.1%,明年上漲7.4%,2026年上漲4.9%。

堪培拉的房價預計也將進一步上漲,今年上漲2%,2025年上漲3.3%,2026年上漲4%。

墨爾本和霍巴特的房主可以期待在今年房價分別下跌1.7%和0.7%后,情況有所好轉。預計墨爾本的房價將在2025年上漲3.9%,2026年上漲5.4%,而霍巴特的房價預計明年上漲2.4%,2026年上漲3.4%。

儘管生活成本壓力巨大,房主似乎仍在堅持。

「在澳新銀行的房貸中,拖欠超過90天的貸款在大部分地區仍低於2020年3月的水平,維州除外。的拖欠率最低,其次是和北領地。」

與此同時,全澳獨立房和公寓房的價格差距達到了創紀錄的32.1萬澳元。

澳新銀行預計負擔能力的問題可能會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今年9月公寓房價格的月上漲率首次超過了獨立房的上漲率,這是自2023年1月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珀斯、阿德萊德和布里斯班的房產銷售量也超過了房產新上市數量。

報告說:「昆州、南澳和北領地過去幾年的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住房供應。而維州和的住房供應增長超過了人口增長。」

大多數住房市場的需求超過了供應,而建築管道顯示出低迷跡象。報告稱,因為企業面臨利潤壓力、產能限制和成本上漲的困境,建築公司破產數量仍在增加。

PropTrack經濟學家Paul Ryan表示,由於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的房貸利率,以及過去12個月全澳房價上漲相當於中位房價增加了5萬澳元,當前住房可負擔性處於歷史最差水平。

02

澳洲多地房東紛紛虧本賣房

在澳洲央行提前降息的希望破滅后,陷入困境的房主紛紛以低於買入時的價格出售房產,在一些城市地區,多達40%的賣家出現虧損。

今年第三季度的房產銷售分析顯示,房主虧損最為普遍的地區是墨爾本、珀斯和達爾文的中央商務區,以及悉尼的Parramatta。

在一些地區,平均虧損額高達6.7萬澳元。這些地區大多是高密度住房市場,那裡建造了大量的高層公寓樓,後來出售給了投資者。

根據CoreLogc的報告,墨爾本中央商務區有近39%的賣家以低於其買房價格出售了房產,損失中位數為6.4萬澳元。

珀斯中央商務區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景,超過三分之一的賣家接受了低於其買房時支付的價格,大多數賣家的損失約為4.2萬澳元。

在達爾文中央商務區,約有36%的賣家虧損,而在其衛星城市Palmerston,虧損率約為30%。

在悉尼的第二中央商務區Parramatta,四分之一的賣家虧本售房,平均虧損約5萬澳元。

在悉尼的Ryde、Strathfield和Burwood地區,大約五分之一的賣家在轉售房產時蒙受了虧損,而在悉尼中央商務區和Liverpool,大約十分之一的賣家是虧損賣房。

在維州,Port Phillip和Stonnington等地區的房主在賣房時也遭受了明顯的損失。

但在布里斯班和阿德萊德,賣家虧損的情況比較少見,這兩個城市仍然是全澳最強勁的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投資研究機構SQM研究所的所長Louis Christopher表示,由於澳洲儲備銀行遲遲不肯降息,投資者可能會拋售他們無力再負擔的房產,從而助長了虧損銷售。

「這絕對是來自投資者,我們看到在一些地區,很多公寓樓是在2018年建成的,而買下它們的投資者現在正在虧本出售。」

「這些房產很可能一開始就定價過高,而且是在市場火爆時買的。買家為這些房產支付了過高的價格,然後不得不賣掉。對於那些購買期房的人來說,這種事情始終存在危險。」

03

在澳洲,「買房靠父母」已成澳洲新常態!

CoreLogic和Canstar的數據表明,1名單身購房者在貸款獲批以及攢夠首付的情況下,仍需向「父母銀行」借款90萬澳元,才能負擔地悉尼中 等價位的獨棟屋。

統計數據顯示,不論在悉尼哪個城區買房(中等價位獨棟屋),購房者在賺得平均 收入的情況下,都需要獲得額外的資金援助。

CoreLogic研究主管Eliza Owen指出,目前澳洲民眾的收入、儲蓄和房價之間存在 顯著差距。

「就悉尼而言,低收入單身人士幾乎不可能買得起房。哪怕是高收入的雙職工夫 婦,也只買得起市場上54%的房產。」

Owen表示,越來越多的購房者被迫離開悉尼,前往諸如中央海岸、紐卡斯爾、 Hunter Valley、Southern Highlands或Shoalhaven之類的地方買房。

Owen表示,澳洲民眾對於擁有住房的美好憧憬很難實現,不少人可能要終身當租 客。此外,不少高收入家庭也會更多地考慮公寓而非獨棟屋。

「對於高收入雙職工夫婦而言,悉尼94%的公寓市場都在他們可負擔範圍內。」

「大多數公寓對於普通收入的雙職工家庭而言,也是可以負擔地起的。但就目前的 情況來看,低收入家庭已經不太可能買公寓了。」

如果按照年收入10萬澳元計算,對於希望購買悉尼中等價位獨棟屋的單身人士而言,資金缺口為948142澳元。如果要買公寓,也需要額外的335300澳元。

對於普通收入的雙職家庭而言,購買中等價位獨棟屋的資金缺口為271892澳元。

Canstar數據總監Sally Tindall表示,買房靠父母在澳洲逐漸常態化,但並非所有 父母都有能力為子女提供幫助。

澳洲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Matt Grudnoff表示,如果沒有父母幫助或高薪工作,買 房幾乎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如果找不到一份高薪工作,買房就會變得遙遙無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首次 購房者的年齡不斷上升的原因。」

MortgageWorks總監Anthony Roddy稱,不少購房者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5萬澳元到 100多萬澳元不等的現金援助。

Roddy表示,自己的一位客戶就從父母那裡獲得了200萬澳元。

「一對夫婦從父母那 里獲得了100萬澳元用於首次購房。4年後,他們賣掉了聯排別墅,父母又給了100 萬澳元以購置更大的房產。」

04

澳洲數百城區公寓租金暴漲,一年飆升68%!

自疫情爆發以來,墨爾本數百城區的租金大幅上漲,它們因此成為州政府可能優先進行高密度開發的地區之一。

PropTrack的最新數據顯示,Ashburton、Parkville、Aspendale、Caulfield South、Glen Waverley和Carlton等交通便利城區的公寓周租金在過去3年的漲幅最大,均超40%。

超200個城區的周租金較2021年至少高出100澳元,其中包括墨爾本、West Melbourne和Southbank,這些都是租金漲幅最高的地區。

還有304個地區的租金上漲了100澳元至315澳元不等。

上周末,州政府宣布,開發商現能在墨爾本25個地區建造20層高的大樓,並稱之後 還將公布另外25個地區。

在目前公布的地區中,Oakleigh是過去3年租金漲幅最高的20個地區之一。

其它租金漲幅最高的40個城區包括Alphington(漲幅為150澳元,38%)、Watsonia (漲幅為150澳元,38%)、Kew(漲幅為158澳元,37%)和Bentleigh(漲幅為160 澳元,36%)。

此外,華人區Box Hill也榜上有名,漲幅為185澳元(48%),Glen Waverley的漲幅為190澳元(41%)。

PropTrack高級經濟學家Eleanor Creagh表示,建造更多住宅是解決租房短缺的「長期唯一可持續解決方案」。

她說,儘管高密度住房一直備受開發商青睞,但並不是購房者的首選。

「然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可能發生改變。」

Creagh認為,投資者可能會關注那些租金持續上漲的城區。

儘管墨爾本的租金在過去3年普遍上漲,但PropTrack的數據表明,近3個月超100個城區的租金持平,這表明墨爾本租賃市場可能已經達到「可負擔的上限」。

Creagh表示:「在經歷了3年的大幅上漲后,可負擔性大幅下降,以至於租金已經達到了可負擔性的上限,難以承受的租金正迫使更多人合租或與家人同住。」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