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澳洲買房投資的人,正在變少

2024年10月30日 13:03

多年來,房地產在從簡單的居所演逐漸變成一種廣受歡迎的投資方式。

在澳洲,買房置業被視為一種養老計劃甚至是快速致富的途徑。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買房投資的熱情,正在降溫。

數據顯示:1980年僅5%的納稅人產,而到2014年,這一比例已增至21%。

然而,澳洲房地產投資熱潮似乎已達頂峰。

自2014年起,申報租金收入的納稅人比例逐漸下降,2022年降至12年來的最低點,僅為19.4%。

房地產投資者的絕對數量也在減少,從2019-2020年的239萬下降至2021-2022年的229萬。

儘管近期關於削減房地產投資者稅收優惠的討論引起廣泛關注,但事實上,房地產投資的吸引力早已開始減弱。

上周,財長Jim Chalmers明確表示不會調整房地產稅收優惠,但這場辯論仍讓許多投資者開始質疑,房產投資是否依舊值得。

Grattan研究所住房專家Brendan Coates表示:澳洲審慎監管局(APRA)施加的嚴格貸款政策讓更多投資者退出市場。

早在2014年,APRA就限制銀行向投資者的貸款增長率不得超過10%,隨後又在2017年規定,利息僅還貸款不得超過新發放貸款總量的30%。

這些政策降低了投資者的購房能力,提高了自住買房者的比重,使得住房貸款中投資者的比例,從2014年的45%降至2018年的30%。

PropTrack高級經濟學家Paul Ryan補充道:自2017年以來,房地產投資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原因包括貸款利率上升、價格增長放緩、以及疫情期間租金需求的不確定性等因素。

此外,投資者對房地產未來的資本增值預期不再如過去那樣樂觀,許多人轉而選擇股票等其他資產。

根據9月Westpac和研究所的調查:現在只有10%的消費者認為房地產是 「最明智的儲蓄方式」,遠低於長期平均的24%。

高房價使投資者群體逐漸集中在退休的富裕人群中,尤其是「嬰兒潮」一代(1946-1965年出生)。

2000年時,40歲以下的年輕人是最大的投資者群體,佔比33.2%,而40至49歲的人群佔28.1%。

但如今,60歲以上的投資者成為主力軍,其次是50至59歲的人群。

受住房可負擔性影響,由於買房困難,無法進入房產市場,不論是作為業主還是投資者。相較之下,年輕人更傾向於股票等其他投資方式。

隨著退休年齡的推遲(從2000年的54.4歲推至目前的64.8歲),許多投資者選擇繼續持有房產至退休甚至更長時間,部分原因是避免繳納資本利得稅。

Coates指出:這種「鎖定效應」導致投資者傾向於長期持有資產,並選擇依靠租金收入度日,而非出售資產以獲得更充裕的退休資金。

澳洲對房地產的熱愛成就了一部分百萬富翁,卻也讓另一部分人望塵莫及。

嬰兒潮一代享受著房產帶來的財富增值,而年輕一代則質疑這段 「愛戀」 是否持續得太久、代價太大。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