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賣不出去的房子,越來越多
據Domain報道:隨著澳洲房市的放緩,持有過高價格預期的房主越發難以出售房屋,
因此,越來越多的房源在市場上滯留六個月或更長時間。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購房者在艱難的經濟環境中變得更加挑剔,
那些需要翻新的房產、疫情高峰期高價購入的房屋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變得不再搶手,
根據SQM Research的數據:在截至10月的一年中,悉尼的舊房源數量增加了6.4%,而墨爾本的舊房源數量則增長了11.3%。
這裏所謂的 「舊房源」 指的是在市場上掛牌超過180天的房產。
此趨勢正值悉尼房價自2023年初以來首次出現下跌,10月下降了0.1%,
而墨爾本的房價則在同月下滑了0.2%,同比下降了1.9%。
SQM Research的管理總監Louis Christopher表示:舊房源的增加表明了不切實際的價格預期以及供需失衡的問題。
這些房主的要價過高,與當前市場情況不符,
這通常也意味著賣家數量多於買家…
當上市六個月或更久的房源開始積壓,表明整體市場放緩。
這意味著吸收率降低,交易量減少,
歷史上每當舊房源數量持續上升時,往往伴隨著房價的下跌…
Christopher認為,持續的高利率是導致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惡化的關鍵因素。
他表示:利率在短期內不會降低,越來越多的房主對財務狀況和房地產市場前景感到悲觀。
在布里斯班、珀斯和阿德萊德,這種問題相對較少,因為買家更願意接受賣家的高價,
部分原因是這些地區的資源利潤爆發以及富裕的州際移民推動了需求,
同時,這些地區的房價相對悉尼和墨爾本仍較為可負擔。
悉尼買家代理公司Michelle May的創始人表示:越來越多的房源被撤回、流拍或進行價格調整,因為賣家對市場的期望與當前市場狀況不符。
最終,每個房產在合適的價格都會找到買家,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值得購買。
過高預期的賣家,尤其是那些在高價期購買的房產賣家,在市場回歸理性時常常會被現實打擊。
大量公寓以及需要翻新的房產往往在市場上滯留數月。
墨爾本的買家代理公司Cate Bakos也觀察到類似趨勢:賣家多於買家,市場需求疲軟,特別是那些管理成本高的公寓和需要翻新的房產。
她解釋說:由於建築和材料費用昂貴,買家對這些房產缺乏興趣。
維州最近調整了最低租賃標準,導致越來越多的需要修繕的房產出現在市場上。
投資者不願意或無法承擔費用去提高這些房產的標準。
Bakos說:我們看到大量急需修繕的房產,因為許多投資者正在退出市場。
他們認為,與其花大價錢去重新裝修,還不如直接出售這些舊租賃房產…
此外,一些賣家在疫情高峰期以高價購入房產,
但現在市場轉冷,可他們仍不願意降低預期,試圖收回當初的購買成本。
許多房產其實不錯,但賣家希望收回當初的投入,
不願意接受市場已經變化的現實,他們還沒準備好面對虧損…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悉尼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