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紐西蘭統計局出的一組數據挺震撼的:
在截至9月底的過去一年中,紐西蘭公民離開本國的人數創下新高。
離開者中,約一半人是前往澳大利亞。
數據部分
總體來看,移民到紐西蘭的人數已經減少,而離境人數還在增加。
在過去一年這個時間段里,紐西蘭凈移民(凈遷移人數,含公民)為44,900人,遠低於2023年10月創下的136,300人的短暫峰值。
在非公民遷移人口中,來自中國的排名第三,低於印度、菲律賓。
具體說來,截至9月的一年裡,抵達紐西蘭的移民人數為17.79萬人,與歷史相比屬於比較高。
(2023年10月年度曾達到23.55萬人)。
同期移民離境人數為13.3萬人,創歷史新高(2023年10月年度離境人數曾達9.93萬人)。
其中,在這一年裡,紐西蘭公民的凈流失為54,700人。
其中79,700個紐西蘭公民離開——這個數字創下新紀錄——另外還有24,900個紐西蘭公民回國。
兩者相減就是公民凈流失5萬多。
明年可能達到臨界點
根據紐西蘭統計局,統計學定義的移民,是指更換居住國家的人,不論其國籍或簽證身份,目前採用12個月的門檻來區分移民和非移民,這符合國際移民測量的指導方針。
對此,ASB經濟學家Nick Tuffley認為,目前的趨勢還會保持,且已經接近一個臨界點。
他指出,明年離開紐西蘭的人數可能會超過入境人數。
「除非我們開始看到外流人數放緩,否則凈遷移數據可能會相當疲弱。入境人數已經持續減少,而我們還沒有看到紐西蘭人外流的明顯峰值。」
他補充說,明年紐西蘭經濟的改善可能有助於留住人們,但當前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而澳大利亞的就業情況相對較好。
「我們確實需要更有利的紐西蘭經濟條件來幫助留住人才。紐西蘭人的外流非常強勁,我們仍未看到其明顯回落的跡象。」
「紐西蘭人來就是為了掙錢」
24歲的紐西蘭律師Mikayla Johnson今年1月與伴侶從奧克蘭搬到墨爾本,她希望收入能夠翻倍。
「這是一個有點可怕的決定,但你必須承擔風險,為長遠目標著想。」Johnson對澳大利亞SBS新聞表示。
「在墨爾本,購買房屋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相比之下,在奧克蘭我們幾乎是月光。」
Mikayla Johnson說,「墨爾本是體育中心,這也是我們選擇這裏的原因之一。
「在這裏,我們不僅能支付賬單和儲蓄,還能享受生活。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紐西蘭人去澳大利亞后,從事最多的職業包括建築工人、護士、教師、警察、技術人員和服務業工作者。
紐西蘭公民前往澳大利亞的曲線,疫情結束后一直在飆:
和紐西蘭當下經濟形勢有關
Holly Greenwood,28歲,她感覺到了近期工作不好找后,就在3月份搬到澳大利亞。
Greenwood目前在澳大利亞從事IT招聘工作。
在澳大利亞,Greenwood看到了更好的經濟環境,也看到了 「磨練技能 」的空間。
養老金也 「難以置信」,澳大利亞11.5%的繳費比例讓紐西蘭3%的繳費比例 「看起來像個笑話」。她說。
她每周支付340澳幣,住在一套兩室兩廳帶公共游泳池的公寓。
她形容自己現在住在類似Ponsonby這樣的區。
此外,昆士蘭的交通票價為0.5刀,藍莓和草莓價格2刀。
梅西大學教授Paul Spoonley表示,目前移居澳大利亞的趨勢達到了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
「在經濟困難時期,人們自然會尋求能夠賺取更多收入和獲得更多機會的地方。」
他說,澳大利亞各行業和僱主也會在紐西蘭進行大規模招聘。
Spoonley教授認為,這應該成為紐西蘭一個更重要的政治辯題。
「不僅是為了工作,也是為了未來」
紐西蘭不乏一些最優秀的人正在離開。
他們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而是那些追求更強經濟和更好未來的人。
Zach Coventry就是其中之一。他即將在坎特伯雷大學完成工程學學位,計劃明年2月前往Perth的礦山工作。
這樣,他畢業后的第一年收入就能達到約15萬澳元,是他在紐西蘭預期收入的兩倍多。
雖然Coventry最初計劃在紐西蘭工作,但他發現去澳大利亞工作可快地實現他的旅遊和買房目標。
而對他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在澳大利亞做過類似工作的朋友,他們極力推薦他去澳大利亞。
他們告訴他,那邊獲得的經驗比在紐西蘭的更有價值。
還有Gabby Quinn,去年離開紐西蘭前往澳大利亞,她是一位護士,在惠靈頓長大。
25歲的她表示,澳大利亞的工作條件並沒有好多少,但她在紐西蘭現在工作第四年,每小時賺35紐幣,而她現在在黃金海岸每小時能賺62澳幣。
「天氣一直很好,生活方式、人們的活動都很豐富,大家都很友善,心情愉快。」
她說,雖然生活成本較低,但黃金海岸的住房也很貴,不過房屋質量更高,所以住房條件也更好。
目前,澳大利亞的失業率4.1%。
紐西蘭最新失業率則為4.8%。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發現紐西蘭,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