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20年前的Coles小票,讓澳洲網友破大防:太離譜了
物價飛漲
最近,家住Newcastle的媽媽Rachel Petersen偶然翻出了一張2005年的Coles購物小票。
仔細一看上面的數字,她不淡定了。
小票顯示,包括牛奶、果汁、熟肉、黃油、麵條、水果、魚肉等常規食品雜貨在內,總共33件商品,一共只花了77.07澳元。
Petersen說:「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張Coles的小票時,價格驚到我了。最後的總金額驚到我了。」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20年間物價漲了多少,Petersen決定,照著這張小票再去Coles買一模一樣的商品,看最後會花多少錢。
鑒於有些商品或品牌如今已經沒有了,所以她儘可能用類似的商品或品牌代替。
最後算下來,同樣的33件商品,2024年花了132.29澳元,幾乎是之前的兩倍。
雖然這個價格漲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但Petersen表示,她在挑選商品時發現,如今同樣的麵包,分量比2005年少了100g-150g,「如今的縮水式通脹太明顯了」。
這兩份相隔20年的小票引發了網友們熱烈的討論。
有人認為,這個價格漲幅屬於正常範圍內。
「考慮到通脹,價格差不多。」
「根據通脹計算器,如今的價格應該在125刀左右。」
「有些東西20年間的價格漲幅並沒有我想的那麼高。雞腿特價4.5刀,現在半價的話大概5.5刀?2L的牛奶也是,並沒有漲太多,考慮到這是20年的時間。」
畢竟工資也在漲:
但也有很多網友認為,現在的物價太高了!
「兩天前我剛在Coles花了70澳元,只買了10件商品。」
「2005年葡萄3.78澳元,現在要20+澳元。」
「大約20年前只要150澳元就能買滿滿一大推車東西,肉、蔬菜、甚至包括垃圾食品。」
「而現在300澳元只能買刀半推車,而且這還是在Aldi。」
今年4月比價網站Finder調查發現,從Woolworths和Coles購買23種日用食品雜貨,花費是406澳元,而在2022年是361澳元,相當於兩年漲了12%。
今年10月,42%的澳洲人將食品雜貨開支列為他們壓力最大的開支項,比將房貸列為壓力最大開支的人還多。
大家覺得現在的物價高不高呢?
來源:TikTok、Reddit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