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GS Economics and Planning發布了最新的租金負擔能力指數報告。報告發現,珀斯人的租金壓力全澳第一,負擔能力降幅也排全澳第一!
SGS的研究方法是:將租金中位數與低收入至中等收入的家庭比較,得分越低說明用於租房的家庭收入越多,負擔越重;得分越高說明用於租房的家庭收入越少,負擔越輕。
今年,珀斯和悉尼的分數都跌到了100以下——這意味著,租房的中低收入家庭要拿出30%到38%的收入交房租!
報告顯示,珀斯人平均要拿出31%收入交房租,全澳最高,首次突破30%的臨界點。過去一年,珀斯的負擔能力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13%。
疫情前,珀斯還是全澳租房最實惠的首府。疫情以來的這四年,租金就暴漲近80%,而珀斯人的收入只漲了15.2%。
全澳租房壓力比去年小的泛首府地區只有兩個,是霍巴特和首都領地。
報告還發現,各州都有一些特定群體租房壓力尤其大:正在求職的單身人士、單身退休人士、單親父母。他們打多份零工,才能勉強付上房租。
63歲的Tony Armstrong在墨爾本東南部的Brighton住了20多年,有一個孩子。今年7月,他退休了,但每周950澳元的房租仍壓得他喘不過氣,還得繼續工作。
現在,他每周在社區幫幾戶人家修草坪,獲得一些兼職收入,以補貼家用。
據悉,Brighton是維州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但由於在此長期生活已經有了關係網,Armstrong不願遠遷。
下個月,他將搬到四公裡外的一個小房子里,周租金便宜300澳元。「真磨人。我睡不著,整天都在想怎麼才能負擔得起未來的租金。」
對此,該報告的首席研究員Ellen Witte表示,報告反映出澳大利亞正處於嚴重的住房危機,高額租金正在蔓延。
「我們已經看到了進一步的惡化,尤其是在珀斯、阿德萊德和悉尼,那裡的租金已經太貴了。即使是收入較高的普通家庭,也會面臨住房壓力。」
Witte認為,通貨膨脹增加、利率上升以及人口增長導致了高額租金和慘不忍睹的負擔能力。
Witte表示,各州政府需要制定一些規則,控制租金的無序上漲。「可以增加租金,但不要過度。現在澳大利亞約三分之一家庭在租房,而且通常是長期租房。」
「許多年輕家庭不再有奢望擁有自己的房子。因此,我們需要制定解決方案,讓人們拿負擔得起房租,讓人們能安心地長租。」
研究公司Red Bridge董事Kos Samaras表示,住房,尤其是租賃住房,將成為明年澳洲大選的一大議題。
今年Red Bridge對2000名澳人的調查發現,54%的人因住房成本高而推遲生育。「房產貴導致租不起、買不起和組建家庭推遲,對澳人不太有利,大家都迫切地想解決。」
素材來源:ABC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