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黑五狂歡詐騙頻發,這樣做避免中招

2024年11月28日 18:24

本周,促銷活動在全國範圍內持續升溫,然而,詐騙分子也瞅準時機,活動愈發猖獗,網路購物者需提高警惕。

澳新銀行詐騙業務主管露絲?塔拉拉指出:「詐騙者常借黑色星期五等熱門購物節點,趁人們專註于搶購實惠商品時設陷阱。」

人們網購后,商品需經配送服務送達,而不同零售商採用的配送方式各異,如郵政或特定快遞服務,這易使消費者產生困惑,為詐騙分子提供可乘之機。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集團調查執行官克里斯?希恩稱:「黑色星期五至網路星期一期間,犯罪分子有兩次行騙契機。一是在購物時,二是在等待包裹配送之際。他們依據當下情形與人們心理設計騙局,深知此時人們忙於年終諸事,易被利用。」

據該行數據,涉及借記卡和信用卡的詐騙在 11 月最為頻繁,每周高峰時段為周四下午 4 點到 6 點,此時人們忙碌且分心,易忽略詐騙跡象。

(圖源Unsplash:rupixen.com)

以下是一些實用的防詐騙建議:

購物前謹慎甄別:留意廣告來源,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平台或搜索引擎結果中的廣告鏈接,勿盲目點擊搜索品牌名稱時出現的首個鏈接。

仔細檢查網站域名,注意是否存在缺失或多餘的字母等異常情況。

對價格低得離譜的交易保持高度警惕,這類 「優惠」 往往是詐騙誘餌。

查看網站上的商品評論,若評論看起來虛假或存在大量相似表述,需謹慎對待。

付款時留意細節:堅決拒絕使用加密貨幣、禮品卡或電匯等非正規付款方式進行支付。

確認網站的付款頁面是否為官方正規頁面,避免在看似相似實則假冒的支付門戶輸入銀行信息。

應對可疑信息:收到聲稱來自快遞公司的簡訊或消息時,若其中包含鏈接,先檢查鏈接拼寫是否正確、有無可疑之處,切勿隨意點擊。

若消息要求提供銀行賬戶、登錄憑證等個人詳細信息,切勿理會。

警惕商家手段:注意購物過程中是否存在隱藏成本,如在購物流程末尾突然出現的 「優先處理費」 等額外收費項目。

核實商品價格的貨幣單位,確保是標價,避免因貨幣轉換不明而遭受損失。

面對彈出的營造緊迫感的稀缺提示窗口(如催促快速購買否則商品將售罄),不要輕易被影響,應先比較價格再做決定。

當欲離開購物網站時,若出現重定向或糾纏彈窗(如 「等等,別走!」「留下的話給你打八折!」),

不要因一時優惠而改變主意,堅持自己的購物節奏。

若不幸遭遇詐騙,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停止與詐騙分子的所有聯繫及付款轉賬操作。

迅速聯繫自己的銀行,告知相關情況。

撥打澳大利亞國家身份盜竊和網路支持服務機構 IDCARE 的電話:1800 595 160 尋求幫助。

國家反詐騙中心(NASC)強調:「被騙並非恥辱之事,任何人都可能中招。」 若需要情感支持,可聯繫生命線(Lifeline)或藍絲帶(Beyond Blue)。若出現債務問題,的 「理財智慧」(Moneysmart)網站能提供免費財務顧問信息,也可撥打國家債務援助熱線:1800 007 007。

消費者如發現詐騙行為,可通過在線門戶向國家反詐騙中心(NASC)的 「詐騙觀察」(Scamwatch)舉報,或通過絡安全中心的在線門戶向警方報案,同時,與家人朋友分享經歷,能助他們免遭詐騙侵害。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自行轉載自1688澳洲新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