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疫情四年後,超三成澳洲人仍居家辦公,政府公司強令回辦公室也無效
新冠疫情爆發四年多后,
超過三分之一的澳洲人仍然在家工作。
根據澳洲經濟發展委員會(CEDA)對澳洲統計局(ABS)數據的分析顯示,雖然企業管理層儘力說服員工重返辦公室,但混合辦公的安排與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
數據顯示,截至八月,36%的澳洲人定期在家工作,這一比例與2023年的37%幾乎持平。而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這一比例僅為5%。
60%的經理和專業人士表示他們在家工作,這一比例與2023年一致,而其他職業的這一比例僅為21%。
在家工作的群體中,25%的人認為靈活性是選擇居家辦公的主要原因;近24%的人表示他們經營家庭業務或從事基於家庭的工作;超過20%的人稱這是為了在下班后趕工。
超過10%的人選擇在家工作是為了減少通勤時間或節省開支;而8%的女性表示,她們選擇在家工作的原因是育兒或家庭責任。
CEDA指出:「自疫情以來,這些群體從混合辦公的轉變中受益,原本就業較少的群體如今也能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該機構表示,這一變化特別有利於有年幼子女的母親、護理人員及殘障人士等群體,幫助他們克服了就業障礙,提高了勞動力參与度。
根據最新發布的澳洲家庭收入與勞動力動態(HILDA)調查數據,從2019年至2023年,可居家辦公的崗位中,有年幼子女的女性勞動力參与度提升了9個百分點,有殘障或健康問題的人群勞動力參与度也上升了4.4個百分點。
在澳洲勞動力市場展現出驚人韌性的背景下,居家辦公和混合工作模式的普及顯然幫助這些群體克服了就業障礙。
經濟發展委員會的分析還顯示,總體人群居家辦公的比例,與受健康狀況影響、有年幼子女的女性和護理人員等特定群體的居家辦公比例相近,而這些人群在新冠疫情前的居家工作比例就遠高於其他工作者。
有數據顯示,混合工作模式能提升工作滿意度並降低離職率。
但儘管如此,不少企業高層仍對居家辦公對生產力和創新能力的潛在影響持懷疑態度。
據《每日郵報》報道,最新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里,要求員工每周五天返回辦公室上班的澳洲企業數量顯著增加,比去年猛增一倍。
8 月,新南威爾士州州長克里斯·明斯宣布將終止 2019 年推出的遠程工作特權,所有公務員都必須返回辦公室,此舉引發了政府工作人員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不想通勤,擔心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受到威脅。
墨爾本市長候選人安東尼·庫圖菲德斯表示,如果他贏得選舉,他的首要任務是讓該市的政府和企業員工重返辦公室。
一項對 500 名澳大利亞商業領袖進行的調查發現,62% 的人認為強制復工將對公司生產力產生有益影響。
在接受調查的人中,1/4的人表示他們已經實施復工規定或正在考慮在明年內實施。
「所有跡象都表明我們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企業正在努力應對生產力停滯和經濟停滯的問題,同時又被要求提供更多的工人權利和靈活性,這導致了僱主和僱員之間的信任危機。」
有人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認為有必要讓員工全職返回辦公室,這是他們的權利,並指出許多僱主認為這是推動協作和提高生產力的關鍵。
澳洲國立大學(ANU)的管理學教授John Smith指出:「雖然居家辦公在疫情期間成為了一種必要的工作方式,但它並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辦公室辦公。面對面交流和團隊協作在很多行業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同時,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社會學教授Mary Johnson也表示:「長期居家辦公可能會導致員工的孤立感增加,進而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滿意度。適當的辦公室工作能夠提供社交互動的機會,有助於員工的整體健康。」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布盧姆(Nicholas Bloom)最近對1600名員工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混合工作模式和僅辦公室工作的員工在生產力、績效評估、晉陞、學習和創新方面並無顯著差異。
該試驗還顯示,混合工作模式下的員工滿意度更高,他們認為混合工作的價值相當於加薪約8%,且員工流失率降低了33%,其中女性員工的離職率下降尤為明顯。
布盧姆教授指出:「在居家辦公方面,我們看到的贏家遠遠多於輸家。企業、員工乃至整個社會都從中獲得了巨大收益。在我作為經濟學家的職業生涯中,我從未見過如此廣泛且有益的變革。」
KPMG對11個國家的1300多名首席執行官進行的調查發現,83%的人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完全回到辦公室,較2023年的64%有顯著增加。在澳洲,這一結果類似,達到了82%。
不過,根據澳洲公司董事協會(AICD)最新的董事情緒指數調查,大約三分之二的澳洲公司董事仍然認為,靈活的辦公安排有利於員工留任、吸引力和健康。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留學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