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討厭孩子?澳洲空乘講述飛機上那些怪現象

厭童症

飛機上的小孩是不是真的「十惡不赦」?他們是不是應該被區別對待?

最近,一位經驗豐富的國際航班空乘人員分享了一段和兒童有關的飛行經歷。

在她的飛行生涯中,她目睹了不少乘客對兒童表現出明顯的不耐煩甚至是敵意。

其中一次,在前往的長途飛機上,一位女乘客在通過過道時,對一對母子嘆氣,流露出明顯的不滿。

她故意與空乘人員進行眼神交流,並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她的無奈和不悅。然而,這位工作人員卻選擇了不回應她的抱怨。

乘務員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飛機上的兒童常常被不合理地妖魔化,有些乘客對他們的容忍度甚至低於罪犯。

某些航空公司甚至已經開始利用這種負面情緒,推出付費的無兒童區域以吸引這種乘客群體。

面對社會對兒童的容忍度急劇下降的現象,經濟的變化和的生育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租金日益上漲,很多年輕人發現自己連最基本的成年人「標準」,比如買房、結婚,都難以達到,更不用說撫養一個了。

作為千禧一代,空乘人員表示,他們養不活自己,更不用提負擔養孩子的成本。因此,社會對小孩的看法出現了對立態度。

而在達到成年人目標和那些沒有達到的人之間,對生活的態度出現顯著的分歧。

幾年前,這位乘務員的朋友,當時38歲,正在努力奮鬥藝術領域的事業,並表達了想成為母親的渴望。

當這位朋友年滿42歲時,她在從事與兒童頻繁接觸的工作,顯然,她的生活並未按照預期發展。並且,她對孩子的態度變得冷漠,甚至形容孩子們「噁心」。

因此,對千禧一代來說,將孩子視為麻煩可能比直面自己無法承擔養育孩子的現實更容易接受。

至於那位表現出反感的乘客,她在經歷了空乘人員的冷處理后似乎有所反思,開始主動改善自己的行為。

空乘人員對她的變化表現出了理解,並幫助她更好地適應和享受飛行體驗。

來源:The Age

圖片來自iStock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