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大批澳洲年輕人逃離澳洲!數十萬澳人大舉湧入中國,留學簽證暴跌40%
隨著房價飆升和生活成本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澳洲年輕人開始「逃離」,尋找更便宜的國家居住。
政府數據顯示,移居海外的澳洲人數正在迅速大幅度增加!
據媒體報道,最新的政府統計數據,從2023年至2024年,移居海外的澳洲人增加了8%,從204,000增至221,000人。
澳洲統計局(ABS)每年會對離開澳洲移居海外的人數進行統計並根據他們的出生國家對數據進行分類,然後列出這其中人數最多的前五個國家。
自新冠疫情以來,唯一持續離開澳洲的主要人口群體是出生於澳洲的公民,僅在2023-2024年,就有57,100人離開澳洲,而回國的約有35,590人。
除了疫情期間,澳洲幾乎每年都出現本土居民凈流失的情況。數據顯示,離開澳洲的人的中位年齡為31歲。
根據貸款服務提供商Lending Loop的數據,澳洲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已接近36歲,而在1970年代這一數字為25歲。
導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房價升、購房競爭激烈以及貸款機構要求更高的首付。
許多移居海外的澳洲人在社交pint他表達了對高房價的怨言。
一位用戶表示:「我就是那些離開澳洲的人之一。我搬到了日本,工作收入和在澳洲差不多,但生活成本要低得多。」
另一位用戶寫道:「我搬到了海外,不會回來了,除非房價下降或變得可負擔。我已在當地城市買了一套兩室公寓,價格合理(雖然我懷念海灘)。祝賀你們,嬰兒潮一代。」
與此同時,《國家檔案》中於今天發布的內閣文件顯示,當時的Howard政府了解房價飛漲的風險,但選擇不採納稅收建議。
文件顯示,政府曾在2003年8月要求生產力委員會評估首次購房者的住房可負擔性和可獲得性。
報告指出,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房價從平均收入的6倍迅速升至9倍,需求旺盛而供應未能跟上。
委員會還建議政府審查稅制,特別是1999年Howard政府的資本利得稅改革和負扣稅。
澳洲移居海外人數的增加被強勁的移民人數所抵消,2023-2024年澳洲凈接收了446,000名海外移民。
這一數字比2022-2023年的536,000名移民減少了16%,但仍然是Albanese政府下個財政年26萬移民目標的兩倍多。
ABS移民統計負責人Jenny Dobak表示,「這是自2021-2022年澳洲邊境重新開放以來,凈海外移民首次年度下降。」
「凈海外移民的變化主要是由移民人數減少所致,大部分是暫時簽證持有者,而同期的離境人數增加。」
財政部長Jim Chalmers稱這些數據驗證了海外移民人數的下降,並已達到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
他說道:「雖然離境人數正常化的時間比預算預測的要長,但我們已經開始看到海外到達人數下降到更可控的水平,這一趨勢還會隨著我們政策的實施進一步下降。」
聯盟黨移民發言人Dan Tehan指出,兩年內有接近100萬人抵達澳洲,他表示:「工黨再次超出了移民目標,這次多接收了50,600名移民。」
與此同時,近期,澳洲掀起中國游熱潮,大批澳人湧向中國。免簽政策開放后,也使得澳洲遊客赴中遊玩的熱情高漲。
《悉尼晨鋒報》1月5日報道,儘管生活成本危機持續惡化,但在2024年,澳洲民眾出境游情況有所回升,出國旅遊的次數也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
澳洲統計局數據顯示,在截至2024年10月的1年時間內,澳洲民眾總共進行了1140萬次出國旅行,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約15萬次。
數據顯示,澳洲遊客對日本的喜愛持續增加,受日元匯率疲軟的影響,共有76.5萬澳人前往日本旅遊,與2023年相比激增了70%,創下歷史新高。
而日本也排在澳人最愛旅遊目的地的第三位,僅次於印尼和紐西蘭。
印尼之所以能夠穩居第一,主要原因還是澳洲旅客對於巴厘島的喜愛。
《悉尼晨鋒報》1月5日報道,由於澳中航線恢復,前往中國的訪客數量在2024年激增124%。
在上述時間段內,共有56.1萬澳洲旅客前往中國,排名榜單第七位。
若按遊客增長率計算,中國則排名第一。
但與2019年相比,仍有7%的差距。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2019年的數據,當年有超過60萬澳洲人到訪中國。
由於疫情的原因,許多從事中國旅遊的澳洲旅行社至今尚未完全恢復業務。
相比于從前想去中國旅行需辦理的繁瑣手續,如今的免簽政策可謂是迅速點燃了澳人的出行熱情。
去年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公民開放15天旅遊免簽政策(後來延長到30天),
對此,新州的Belinda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她的中國之旅。
Belinda先在北京玩了幾天,又去了西安看兵馬俑。
最後她從上海返回悉尼。
去年四月,為響應北京宣傳來華旅遊的政策,騰訊宣布簡化外籍來華人士註冊和使用微信支付的措施,外籍人士只需登記海外手機號碼和綁定支付卡,就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Andrew Scrimgeour是一名熱愛到中國旅遊的澳洲人,在疫情之前,就經常到中國遊覽。
去年四月,他去了一趟中國,正好趕上了騰訊推出微信支付簡化程序。
「我們一開始很擔心,尤其是這些數字支付……但有了這些新措施,一切都變得簡單多了。」
不僅如此,中國以往規定,若外國人入住酒店,旅業需上網登記,因此頻頻引發外國遊客被拒入住酒店的新聞。
去年六月,中國政府正式在官網回應,禁止旅館以無涉外資格而拒絕外國遊客入住。
作為「過來人」,Scrimgeour建議有計劃去中國遊玩的澳洲人,在出發之前「做好功課」:「下載好你會要用到那些手機支付、租車的軟體,出門時帶著你的護照……你就可以好好享受旅程了。」
悉尼的Eric Wong是一名專註中國旅遊團事務的旅行社經理。
他表示,免簽政策為他的旅行社省去了許多繁瑣的程序,對業務復甦起到了很大幫助。
「過去兩年,很多人對去中國旅遊抱有顧慮,」
他說,「疫情和全球政治經濟的變化讓人們感到不安,但免簽政策是一種積極信號,顯示出中國歡迎澳洲遊客的態度。」
Wong指出,2025年預計前往中國的澳洲遊客人數會明顯增加,這和中國政府一系列促進旅遊的政策密不可分。
經濟學家Vicky Xiao Zhou也認為,免簽政策不僅可以增加遊客收入,還能為中國的年輕勞動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比如雙語導遊、酒店服務等。
不過,許多澳大利亞遊客對中國的興趣並不僅限於北京、上海、西安等傳統熱門城市。
一些旅遊公司報告稱,澳洲遊客對中國「冷門」目的地的興趣正在增加,比如雲南的自然風光、福建的歷史遺迹等。
旅遊公司Wendy Wu Tour的總裁Simon Bell表示,
中國的旅遊資源對於很多澳大利亞人來說仍是一片「未開發的寶藏」。
總之,在2024年,澳大利亞人的海外旅遊熱情得到了充分釋放。
從熱門的印尼、紐西蘭和日本,到逐漸復甦的中國和備受青睞的越南、泰國等地,澳大利亞遊客的腳步遍布全球。
然而,隨著旅游業的復甦,我們也應該更加關注目的地的承載能力,尊重當地的文化和習俗,共同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澳洲,以其優越的教育背景,比如排名全球前幾的墨爾本大學、國立大學,深受世界各地留學生的歡迎。
留學生也為澳洲帶來了不少經濟效益,使得該行業成為支柱行業。
但2024年,澳洲的國際教育行業迎來了轉折。
截至2024年9月,國際學生註冊人數首次突破100萬,達到1,018,799人,比前一年的多了近5萬人。
據澳洲廣播公司報道,不過這100萬並不等於澳洲的外國學生人數,因為一些學生註冊了不止一門課程。
但根據教育部數據,截至9月份的國際學生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略低於82.5萬人。
這份數據也似乎表明,艾博年政府長達一年旨在控制國際學生流入的措施並沒有取得成效。
不過,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海外學生簽證申請量相比上一年下降了近40%,減少了約12萬名潛在學生。
(圖片來源:AFR)
當前的國際學生申請數量下降不僅僅是因為申請被延遲或拒絕。
雖然在政府經常變動的簽證處理規則下,簽證批准率確實也有所下降,但真正顯著的問題是,有大量的潛在留學生選擇了不來澳洲留學。
這意味著,許多學生甚至在遞交申請之前就已經被政策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勸退。
這一趨勢的背後,是政府不斷收緊的簽證審批政策和提升的申請標準。
這不僅影響到新的留學生,也對已經在澳洲的國際學生產生了不安情緒。
今年,澳洲工黨政府啟動了被高等教育專家Andrew Norton稱為自國際教育建立以來「迄今為止最大政策逆轉」。
首先,政府發布了名為「第107號部長指令」的簽證處理指令,迫使移民官員優先處理被認為風險較低的院校的申請,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語言和儲蓄要求,並將簽證費用翻倍。
隨後,政府試圖從今年起將允許開始在澳洲學習的國際學生數量限制在27萬人。
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主要政黨均承諾將移民水平削減至疫情前的水平。國際學生作為臨時移民的主要組成部分,首當其衝。
一系列政策的調整,也可能對澳洲的國際聲譽產生深遠影響。多年來,澳洲的高等教育以其優質的教學和多樣的文化體驗吸引了大批留學生。
然而,隨著簽證政策趨緊,主要留學生來源國家開始對澳洲教育行業的開放性和歡迎度產生質疑。
澳洲國際教育協會首席執行官Phil Honeywood表示,「這種信息已經傳到了我們的主要學生來源市場,他們覺得自己不受歡迎。
針對如今這樣的情況,你有何看法?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一點通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